(B (公开 杭永宝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常州服务业产教融合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内需市场旺盛,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重点,不断完善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常州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常州市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市政府关于加快常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我市推动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抓手和保障措施,在系列规划、政策和重大工程的引领推动下,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作为江苏省唯一向国家推荐的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我市紧紧抓住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突破机制体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坚持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的工作理念,整合全市资源,创新发展思路,产教融合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明确生产性服务业主攻方向。我市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稳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打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良性融合互动的关键节点,围绕产业链条进行多维度的“延伸、提升、渗透、重组”,在深度融合发展中实现产业链重组整合、价值链提升跨越。我市在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中,成绩突出,共?0家单位入选,其中产业集群试点5家,试点数量与苏州并列全省第一;龙头骨干企?4家,试点数量全省第三;区域集聚发展试?家 2.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全市已培育形成1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家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2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依托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我市在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集聚集约发展模式。常州市太湖湾数字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在综合评价中排名位于全省前列 3.着力培育领军型标杆型企业。持续深入推进百企升级引领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引领行业质态提升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鼓励重点企业牵头建设一批规模效应明显、市场整合能力突出的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抱团发展、做强做大,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力争在生产性服务业前沿技术、高端产品和细分市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有省级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工程”领军企?0家,省级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家 4.优化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全市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呼应衔接的规划布局。在城南建设以省属的5所高职院校?所本科高校为主“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国家级高职园区;在城西建设以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艺术高职校和交通技师学校为主的职教园、新农村、旅游区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殷村职教园区,并以此为基础,成功申报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在城东建设以刘国钧高职院校和铁道高职校为主的与轨道交通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职教联盟;在城北建设以旅游商贸高职校、技师学院、卫生高职校为主的职教基地,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呼应衔接的规划布局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社会需求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健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坚持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4个骨干专业和1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教育部认定,29个省现代化专业群?9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获批创建,学校开设专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吻合度?6%以上。同时,职业(技工)院校还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6.加大服务业产教融合企业培育力度。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主体作用,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强带动引领示范效应。近两年,面向我市重点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养老、家政、托育等社会服务领域企业方向选择具有较强带动示范引领示范效应的企业进行培育。目前,服务业企业入选市级产教融合企业培育库?0余家,入选省级产教融合企业培育库2家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的总目标,紧跟《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三新”经济、楼宇经济、城市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体育经济研究发展及高铁新城建设工作推进专班工作目标,将产教融合作为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重要举措,融入到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各环节,持续优化教育功能布局,促进教育和服务业产业联动发展 1.拓展社会服务业发展空间。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抓手,提高教育对社会服务产业提质扩容的支撑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家政、养老、育幼等紧缺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服务产业发展。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增设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智能养老服务、中医营养与食疗、幼儿保育、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等社会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点。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人才,养老机构、家政机构、大型康养综合体经营管理等急需人才 2.构筑服务业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围绕常州高铁新城“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的总体定位,以及建设成为全市金融商务中心、区域总部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文旅体育中心、品质生活中心城市新中心要求,着力构建以常州旅游商贸学校为基础的服务业创新赋能平台。充分发挥旅商校在服务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地位,研究整合全市旅游、会展、体育等教育资源、产业资源,构建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创新文旅休闲产教融合新机制,打造常州高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平台 3.搭建项目体系,细化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好国家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支持资金,在现有的重大产教融合实施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五大明星城”、高铁新城建设,进一步深入摸排谋划项目,选择成熟度高、建设效果明显的项目向上争取,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企业在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对我市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整合发改、教育、工信、科技、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现有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企业教育等支持政策,梳理形成我市相关政策实施意见 签发人:严永 经办人:奚峰 联系电话?5681103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2020??7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