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州市气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022?035年)》,以落实“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为着力点,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常州气象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建 完成《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立法准备;修订《常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制定《常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管理办法》,推进建立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持续完善广播电视台传播媒体、应急广播系统和网格平台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二、科学布局设施提升科研攻关能力 完成市局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启动强对流天气监测示范地面自动气象站项目建设,加密布设气象观测设备特别是“两湖”监测站点,优化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布局,提升强对流等天气的监测预警水平。在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建轨道式区域植被监测系统、毫米波测云仪。加快推进溧阳新台站迁建进程,确保观测场年底竣工验收,主体工程力?023年开工建设。开展智能网格订正技术的研究,围绕核心业务需求,针对强对流、强降水、台风、臭氧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 三、于寻常处融入衣食住行游学康 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和常州?32”发展战略实施,继续为交通重点工程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提供精细化预报服务,结合道路实况提供预报预警,护航安全出行,为常州中轴枢纽交通安全运行提供气象保障。融入城市各行各业,精细气象服务指引农业、供水、供电、水利、文化体育等。把普惠的气象信息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智慧气象建设。依托智能网格预报系统,研究应用场景,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加强气象新媒体的推广力度,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普及各类灾害性天气特点及防御知识 四、为美丽常州建设贡献生态支 建立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强化人影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安全监管,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推进“常州市防雷中心”更名或增挂“常州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牌子。强化人影空中云水资源评估、作业条件研判、作业比对分析等业务科研支撑。以长江、太湖、滆湖、长荡湖、金坛茅山和溧阳南部低山区为主要基地,建成布局合理、安全规范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网点。加强卫星遥感资料和新型观测数据在生态气象服务中应用,围绕江、湖、河开展生态遥感监测评估,进一步打造天然氧吧等气候生态品牌 常州市气象局 2022?2?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