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城乡住房发展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住有宜居水平 一是统筹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和新江南水乡建设。加紧梳理筛选改造村庄,遴选确定试点项目,会同相关单位,年内启动整村(整镇)试点,计划2022年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6000户以上,确保“十四五”时期完?万户以上农房?00个以上村庄改造任务。做到“两个突出”:突出设计引领,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注重传承村落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充分体现江南水乡风貌的建筑形态。突出农民自愿,强化分类施策,鼓励试点先行,市级层面加快完善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的相关配套政策,指导各板块积极推动先行先试,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总体安排,在条件相对成熟的镇村试点推进,探索形成更多规范化、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二是全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控,进一步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监管,对有延期交付风险的项目早发现、早介入、早协调、早处置;探索推进高品质商品住宅建设,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三是全面提升住房保障工作水平。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5万套(间),尽快出台《常州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完善全市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重点考虑两方面需求:质量监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实行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监管;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人员的动态监管,做好与“租赁备案”系统的对接,达到以信息化平台服务青年人才的目的。严格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监督管理,强化出租管理与运营管理,防止保障性租赁住房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加强对非居住存量用房改造的管理,依法依规按程序办理,严禁违法改建、擅自改建;强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重点做好全市人才公寓建设工作。对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五年高质量建?0万套(间)目标,采取五年任务三年排,从实际出发,因地施策,指导辖市区盘活资源,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和将政府的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增加人才公寓房源供应,为年轻人提供居住、活动、创业的空间,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四是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022年计划完?5个,54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其中,创?0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坚持标准化流程。建立多部门联合评审机制,简化审批程序,统筹推进通信、水电气等管线单位建设,实现一次性开挖入地,减少交叉作业。坚持一体化推进。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宜居住区建设、加装电梯、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一体推进。坚持高质量推进。切实把工程质量安全作为改造的核心,杜绝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不达标、施工企业管理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现象,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建成满意工程、放心工程 五是大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累计完成加装电梯600台左右,2022年计划加装电梯完成手续办?80部,完成加装120部。下阶段,我局将进一步抓紧业务指导,积极督促各地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区设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服务专窗,在镇(街道办)增设便民服务点,实现加装电梯手续办理一条龙服务。同时,统筹做好专业管线单位的协调;加快落实资金补助等各项便民、惠民措施、信息库建设等工作,全面推动加梯工作又好又快开展 六是全力推进物业管理服务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出台《常州市物业管理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常州市住宅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等文件;加强“双随机”检查,抽查全市住宅物业服务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按规定处理。在全市范围推广“阳光物业”管理服务平台,2022年计划完成推?00个以上住宅小区 七是全力推进停车建设管理?022年计划新?.03万个公共停车泊位。重点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内部停车泊位的科学设置、严格管理,充分挖掘小区内部以及周边的停车资源,特别是补充老旧小区居民车辆夜间停泊需求。进一步强化市区公共停车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快路内泊位接入平台,继续跟踪落实学校接送中心建设进度,做到停车智能化早对接、早介入。进一步推进智慧停车平台数据的整合应用,为市民提供空余泊位查询、停车场地导航等服务,引导市民分散停车、有序停车、规范停车 二、聚焦城市环境特色塑造问题,全面展现龙城底蕴魅力 一是统筹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从当前全局发展需要出发、从自身能力出发,优化各项目的推进顺序,踩准工作节奏,全力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特别是,重点梳理和挖掘市内古园林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形成共性与个性兼具的常州园林集聚群。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及市委主要领导要求,积极做好大观楼、止园等历史经典建筑的复建谋划,排定时间、大力推动,努力让典籍中的常州、文物中的常州、遗迹中的常州,在穿越时空、融通古今中活态呈现、焕发新生,“归来”更具魅力 二是全面提升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对试点项目进行细化量化,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确保按节点要求完成试点任务。同时,全面推进综合集成改善提升、城市特色品质提升、住房保障服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城市生态改善提升和城市治理强化等工作,确保有效推进省、市各级试点项目 三是做好绿色建造国家级试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行绿色建造方式。我市作为全国首批绿色建造试点城市中唯一的地级市,积极开展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试点实践,努力实现降耗、增效、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建造经验,打造全国领先、省内标杆的绿色建造示范城市 市委市政府?32”发展战略中提出建设“零碳常州”,对此,我局在近年来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试点,率先打造绿色低碳城区的实践基础上,积极做好三项工作:推进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各环节,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和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面积发展目标,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发展;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有效杜绝“大拆大建”;开展建筑用能管理,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升新建建筑和基础设施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节能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老旧供热管网等节能改造,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全面应用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创建,推动既有居住区改善提升,推行绿色物业管理。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快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深入推进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及周边空间,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太阳能光热、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 三、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转型问题,全面提高建设管理水 一是进一步加强全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统筹管理。我局将进一步做好系统规划,加强指导考核,特别是统筹好各辖区之间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等问题。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统筹好春江路、港西大道、舜新路、玉兰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督促辖市区优质、安全、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一是加快研究路网建设发展规划。针对高速环?90平方公里范围,部分道路交通供需关系逐步失衡,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等问题,通过道路网体系规划研究,研究“十四五”期间常州城市路网建设行动方案。二是建立任务交办和考核验收机制。根据我市城市路网建设行动方案,探索建立市政府向区政府交办建设任务,区政府按任务要求组织城市道路建设,市政府考核验收的机制体制 二是进一步做好全市范围污水专项规划。启动编制新一轮《常州市污水专项规划》(2021-2035),指导新时期常州市污水系统规划建设管理。着重四个方面:注重统筹城乡污水发展。规划范围包括常州所有市辖区,聚焦乡镇集镇区,城乡结合部等非建成范围,着力完善污水设施基础薄弱环节,优化完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模及服务范围,提升全市污水处理整体水平。注重对接“两湖”创新区建设。紧扣?32”重大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结合《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两湖”地区产业布局,以高质量推进污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综合提升“两湖”地区水环境质量为重点,为“两湖”创新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注重构建智慧排水体系。着重从全流程管理(规划、建设、管养)、全过程管理(源、网、厂、河)、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完善管控内容,构建全国首家的智慧排水管理平台,提升城市排水安全。注重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基于当前水环境容量及再生利用政策目标要求,系统分析污水厂周边潜在用水对象,持续拓展涵盖工业利用、能源利用、生态补水、市政杂用等尾水资源化途径。因地制宜统筹全市各类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布局及规模,探索全市污泥能源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途径 同时,全面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行动,突出污水源头收集和污染源头管控,加快补齐管网设施短板?022年计划完?2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计划开工建设武进阳湖生态净水厂、滨湖污水厂二期,加快江边污水处理厂五期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溧阳花园污水厂尾水湿地和武南第二污水厂尾水湿地工程;建设污水管?3.6公里 三是进一步落实落细建筑行业扬尘管控。严格对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做到“四严四到位”,坚决完成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开工前严把关,宣传到位。加大宣传、告知力度,政策理解不清晰不开工、防尘指标不承诺不开工。施工中严管理,防治到位。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积极推进绿色智慧工地建设,实现施工现场精准防治。检查时严把控,查处到位。坚持“查工地必查扬尘”,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全覆盖常态化“拉网式”检查,重点关注国控站点周边 3 公里范围土方施工阶段工地,对扬尘治理不合格、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工地坚决予以整改(停工)。监管时严考核,联动到位。强化考核,把渣土运输、施工过程中不能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有关情形列入建筑业企业考核扣分条款,引导企业主动要防尘 四、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全面防范化解风险隐 一是全面提升城镇燃气安全。持续强化燃气居民用户使用安全。持续实施居民使用安全“七个一”行动,有序开展入户安全检查,增强燃气“最后一公里”安全保障,确保年底基本实现用户入户安检全覆盖。持续强化燃气经营企业管理力度。全面推行燃气企业安全总监制度,探索实施企业诚信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黑气点”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智慧燃气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效能,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监管目标。持续强化瓶装液化气规范化经营。我局已整?3家瓶装液化气企业和港华、新奥成立常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通过规模化经营,引导液化气市场逐步完成科学布点、自有钢瓶置换、随瓶安检、完善信息监管平台等规范化经营工作,不断推动充装到配送全链条经营,实现区域化“四统一”配送服务。持续强化燃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治。以穿越人员密集场所和密闭空间的燃气管道为重点,开展运行状况隐患评估,分类整治占压管道问题,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二是全面推进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第一,通过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完成所有既有建筑排查,形成隐患建筑清单,并纳入全市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息系统,确保排查不漏一房、隐患建筑不漏一处。第二,全力开展隐患建筑整治三年行动,督促房屋产权人落实主体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存在安全隐患的既有建筑全面整治,抓紧推进D级危房整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住人清零目标前提下,积极采取拆除、翻建、维修加固等措施及时消险解危,避免发生事故。第三,建立健全“辖市区为主体、街道(乡镇)实施,分区网格落实”的既有建筑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产权人(使用人)自查、分区网格排查、部门联查、第三方检查、政府督查”的既有建筑隐患排查机制,“产权人(使用人)主体、属地政府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协管”的既有建筑隐患整治机制,形成责任闭环,在系统开展排查整治存量隐患的同时,实现动态监管、安全预警,对新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房屋及时处理,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三是全面开展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计?022年完?95个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任务,?023年底前,基本完成不含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任务,到“十四五”末,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重点做到:把好源头环节。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车辆登记、上路管理和生产、流通环节检查力度,有效防止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流入市场,加快淘汰临时信息牌和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统筹推进。将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库)和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鼓励企事业单位增加供给,明确新建小区配建要求,在土地出让时对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设施指标和建设要求予以明确。规范收费行为。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纳入小区共用设施设备,执行居民合表电价降低居民充电成本。对充电设施运行维护企业不规范收费行为开展整治,督促充电设施收费企业清清楚楚标价,让居民明明白白消费。加强长效管理。推广安装电动自行车自动识别管控系统、智能充电柜等,防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入户充电,加强日常防火检查、巡查,重点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 四是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施工现场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检查,紧盯危大工程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管控,及时处置发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违法违规行为执法。按照“零容忍、严处罚”要求,采取扣除企业信用分、行政处罚和限制市场准入等措施,对责任事故企业实施顶格处罚,倒逼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风控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建工安责险,突出事故预防功能,不断提高全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智慧工地建设水平。紧抓住建部绿色建造试点契机,以省级绿色智慧工地示范片区为载体,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聚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党建与业务融合新成效 一是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强化党建主业意识,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党建工作机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推进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互进机制,深化党建工作例会机制,定期在党建工作有创新、争创活动有亮点的基层单位轮流举办季度党组织书记现场例会。强化党组织书记党管治党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党管治党的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督查与党建考核,开展好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把党建述职评议结果纳入到领导班子及成员实绩评定之中,充分发挥综合考评导向、激励、惩戒作用。分层分类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学习培训、实务操作,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素质 二是擦亮品牌提升形象。始终把培育党建工作品牌、服务品牌作为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落脚点。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全面建强”的思路,突出“情暖万家住建行”党建品牌引领,重点围绕水、气、照明、物管、保障房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育强育壮“彩虹桥”“小桔灯” 心服?#61598;乐安居”等一批具有住建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加快全覆盖、多亮点的“品牌群”建设,力争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短板和利民惠民便民上有新举措。努力打造“阳光物业”暨物业党建升级版,探索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开展第三批特色支部创建命名活动,推行品牌化、规范化运作的“大党建”模式,让党建工作更有品牌性和辨识度,不断提升住建系统整体形象与社会满意度 三是加快梯队建设强队伍。坚持重实干、重担当、重实绩的鲜明导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根据《江苏省公务员转任实施办法》,完善《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统筹好全局干部资源,通盘考虑,坚持谋事与谋人相结合,提高人和事的匹配度切实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推动干部交流工作有序进行,把人员结构、干部梯次配备好。压实党委年轻干部培育责任,推动年轻干部配备常态化。突出实践锻炼,按计划、多层次组织好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交流轮岗和跟班学习,引导他们在打硬仗、扛重活儿中练就铁肩膀、锤炼真本领。举办领导干部素质提升、优秀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等专题实训班,全面提高干部的履职尽责能力 四是坚持挺纪在前。进一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监督检查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加大查处力度,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始终保持纠治“四风”高压态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纪律管住大多数。进一步畅通拓展意见建议的征求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影响营商环境优化、制约高质量发展、有损干部队伍形象的典型问题,坚决予以通报曝光。坚持开门抓作风,充分利用作风效能监督牌在线评价,对外方便服务对象上门办事,对内促使机关工作人员加强自我约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形成勤作为、出实招、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