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觇/a>外文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9/div>
浏览次数9strong>
信息名称9/span>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0年度工作要点
?ensp;?ensp;号:MB1886763/2020-00035
主题分类9/span>文秘工作??体裁分类9/span>其他??组配分类9/span>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分类9/span>
公开方式9/span>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9/span> 发布机构9/span>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产生日期9/span>2020-03-18 发布日期9/span>2020-03-18 废止日期9span style="color: #333;font-weight: normal;">有效
内容概述9/span>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0年度工作要点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0年度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承前启后谋新篇、继往开来求跨越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一条主线,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明星城”建设和“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要求;强化三大理念,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全面从严管理、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理念贯穿融入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实现六大提升,全面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引领、自然资源用途管制、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保障、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大力开展“提质增效年”行动,以“六大提升”促进自然资源和规划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能力提升、服务环境优化,以卓越的能力和一流的业绩,切实履行好“两统一”核心职责,高效保障“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活动,有效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和“五大明星城”建设。为“十三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为“十四五”各项事业的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规划引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1、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出台我市《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优化完善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初步形成我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基本构建新时代常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强重大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预控,争取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积极参与编制常州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协同规划,促进常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上海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深化新发展理念落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立一整套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结合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和城市设计要素库专题研究,建立完善城市设计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设计转化水平。完善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机制,探索实践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土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方法,提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水平。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条件、土地供应等环节的无缝对接,促进“窄马路、密路网”“精品住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调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宜居美丽明星城”建设。以建设历史文化旅游明星城市为目标,加强大运河(常州段)、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保护、修缮和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长效机制,推动“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

3、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新《土地管理法》施行,深化全市乡村土地供应方式改革,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新机制,有效盘活利用长期闲置、利用水平低下的集体建设用地,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继续细化农村土地资源统筹配置机制的落实,总结推广我市农村土地资源统筹配置示范点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市乡村地区发展的规划、用地服务保障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保障。深入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工作,科学指导乡村地区建设发展。结合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研究制定全市“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推进全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有机统筹好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以构建“三山三湖四田园,三环六线百美村”美丽乡村特色体系为目标,加强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大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加强系统治理,健全自然资源用途统筹协调管控机

1、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围绕履行好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结合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实行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差别化用途管制,明确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规划实施等管控要求,建立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不断完善建设用地指标管控和优化配置制度。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指标台账管理制度,对建设用地超规模使用、流量指标未按计划归还的地区实施用地和规划审批限制,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尽快归还流量指标。按照优先保障高质量发展、优先保障脱贫攻坚、优先保障乡村振兴“三个优先”,以及增存挂钩、增流挂钩、增违挂钩“三个挂钩”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化配置制度,严把用地指标“计划关”,切实提高用地指标配置精准度

3、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落实设施农用地报备制度。认真实施《常州市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切实加强耕地激励性保护。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和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实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进一步健全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积极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加大新增耕地挖潜补充力度,实现市内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完成全市耕地保有?31.21万亩和永久基本农?90.58万亩的目标任务。组织做好年度耕地后备资源更新调查、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和“三调”耕地分等调查评价等基础工作,提高耕地保护工作成效

三、突出节约集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1、逐步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围绕履行好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成“三调”统一时点更新工作重要任务?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形成真实、准确、现势性强的国土基础数据,支撑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的平稳运行,初步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定并实施我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年度计划,配合部、省厅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全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2、严格落实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严格落实“增存挂钩”考核机制,深入实施《关于促进土地资源高效优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深化产业用地准入评审、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双合同”管理机制、合同履约保函(保单)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等配套措施的推广运用。继续做好工业企业用地年度更新调查,完善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多维评价体系,加强各辖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考评、开发园区集约用地督导,推动建设用地提质增效、开发园区提档升级

3、科学制定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计划。按照“节约集约、供需平衡、有保有压”的原则,编制我市全口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合理确定住宅用地规模与上市时序,加大力度控制商服用地供应。以用途管制为依据、公共利益为原则、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土地供应与规划条件统筹协调机制,提高规划条件编制水平和土地供应引导调控水平,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序开展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产城融合项目点状供应政策的制定工作,促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平稳有序

四、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

1、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探索建立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机制。结合“三调”统一时点更新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耕地、林地、湿地等资源保护政策的衔接,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市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自然资源一体化保护水平。加快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工作,依法推进湿地公园、小微湿地、湿地修复工程等建设,提高自然湿地保护质量

2、全面推进自然资源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严格保护林业湿地资源,整合、利用沿江、道路、丘陵岗地、村庄等有限资源,构建类型多样、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生态屏障,力争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55%左右,自然湿地保护率稳定?3%左右。持续推进森林资源督查工作,严守林业资源保护红线。在科学编制“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绿色矿山发展道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地热、矿泉水等绿色矿产的开发利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继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抓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推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建设用地污染地块治理等工作,着力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体系

3、着力抓好长江大保护工作。着力推进关闭矿山宕口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完成34处关闭矿山宕口生态修复治理的目标任务,完成长江干流两?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高标准完成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程,沿江区域新增造林180亩,沿江造林绿化长效管护措施得到严格落实。加快推进沿江化工企业腾退和用地置换工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建立规划综合管控机制,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等空间管控,推进长江沿岸生态一体化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五、深化改革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保障能

1、加快建立多位一体的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体系。紧扣“重大项目强化攻坚年”主题,加强“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应用,深化项目策划生成机制,提高重大项目选址、供地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充分运用土地资源高效优配政策、多维评价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考评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土地供应保障和引导,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对重大项目服务保障的督查力度,建立重大项目台账、项目库管理制度,深化重大项目组织督办机制,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沟通机制,实施重大项目批前“提前服务”、批中“跟踪服务”、批后“超值服务”的全周期服务制度,全面提升重大项目服务成效

2、全面形成统筹协调的“放管服”改革工作格局。全面深化“多审合一”改革,梳理完善职责分工、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手续合并、规划核实与土地核验合并以及“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在内的“三合并、三合一”。全面梳理全局全业务事项、业务指南和流程、环节、标准,加快推行窗口受理标准化和“一窗受理”工作。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转化并联审批机制和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工作。积极对接政务服务“一张网”“互联网+监管”要求,进一步深化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和“双随机”“双公示”工作。按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进一步创新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举措,打造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改革发展的社会公信力、群众满意度

3、不断完善普惠共享的民生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升级不动产登记系统,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优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提升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质效。基本完成全域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积极推进农村确权登记工作。严格用地报批程序管理,督促落实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聚焦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评估等问题,以服务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完善划拨土地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牵头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整治行动,编制森林防火预案和森林防火规划,完善制度,压实责任,确保完成全市森林防火目标任务。不断完善民生领域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条件和土地供应协调保障,统筹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各类民生设施,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普惠民生。积极构建全员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新格局,实现领导包案、属地负责,努力压减信访量。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4、着力强化科学高效的基础支撑体系。编制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海洋经济、林业、测绘等“十四五”发展专题研究,确保各类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序衔接,科学指导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常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着力统筹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县两级数据生产和成果共享,构建常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机制,建设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研究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体系,深化常州市县两级公共地图服务。科学编制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加快推进市县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构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框架体系。高效衔接部、厅、市政府各级政务系统,建设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政务综合系统平台,扩大电子政务外网和移动信息政务服务,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与高校和高水平科研单位的协同合作,发挥科技引导作用,推进科研平台和项目建设,建立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智库,开展科技讲堂,完善科技发展制度。发挥行业学会和协会作用,强化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科学普及,扩大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六、紧抓自身建设,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和战斗

1、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深入实施党的建设五大工程。强化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建设,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施“理论强基工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心抓好全系统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课题研究;实施“堡垒加固工程”,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先锋创优工程”,引领全市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改革攻坚、资源保障、服务为民、扶贫帮困等方面争先创优、先锋先行,创新党建平台载体,全力推动党建品牌升级;实施“自然清风工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铁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身遵循

2、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实施,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定,抓好《常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常州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范行政审批案卷标准。明确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严格依法执法,抓好违法行为实时监管系统应用和违法用地台账式管理、执法差别化管理,深入开展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实现“去存量、控增量”目标。继续深入开展耕地保护督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化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建设,营造法治和谐环境。进一步健全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工作机制,积极化解自然资源行政争议

3、聚焦关键重点领域,深化督查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大督查”体系建设,以局一体化平台为依托,紧盯规划实施监督、重大部署落实、上级部门协调、重大问题整改、行政作风建设、重点督查督办六大关键领域,紧扣立项分解、转办交办、跟踪督办、成果反馈、情况通报五大关键环节,紧抓跟踪督查、现场督查、会议督查、通报督查四大手段,着力搭建“六五四”督查工作体系,健全“全业务+全流?全覆盖”的督查管理机制,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动督查格局。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完善预决算、专项资金使用、采购、合同、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编制财务内控手册。结合局下属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下属单位清算和审计监督,推进下属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

4、全面从严管理,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深化机构改革后续举措,继续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职能设置,建立干部考评机制,促进职责充分履行、职能高效运转。突出强基固本,扎实推进基层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所战斗堡垒、服务阵地作用。强化教育培训,加强轮岗交流,全面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和综合履职能力。坚决落实全面从严管理要求,持续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机关文化建设为灵魂,全面深化机关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营造建功立业价值观、担当负责正能量、团结拼搏好环境,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促进全市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确保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5003616叶/a>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