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觇/a>外文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9/div>
浏览次数9strong>
信息名称9/span>常州市发展改革委2017年工作总结
?ensp;?ensp;号:014109445/2018-00089
主题分类9/span>文秘工作??体裁分类9/span>其他??组配分类9/span>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分类9/span>
公开方式9/span>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9/span> 发布机构9/span>市发改委
产生日期9/span>2018-02-14 发布日期9/span>2018-02-14 废止日期9span style="color: #333;font-weight: normal;">有效
内容概述9/span>常州市发展改革委2017年工作总结
常州市发展改革委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聚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开展“三大一实干”和“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有力推动转型升级,有效促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先谋快动”,战略蓝图更加清晰

1.注重规划引领。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杭生态经济带等战略机遇,有效拓展发展战略空间。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科学谋划中部崛起、区域交通枢纽等重点事项,获得上级充分肯定,为我市建设跨江通道、跨江合作园区、综合港务区等提供了政策支持。科学制定战略规划,编制完成《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常州行动方案(2018-2020)》《常州市区热电联产规划(2017-2020年)》《常州市“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目标更加精准,路径更加明确

2.加强监测预警。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时分解下达年度主要经济预期目标任务。密切跟?54家重点企业发展现状,重点关注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涨、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光伏产业等行业低速增长等热点、重点问题,及时报送分析报告及调控举措。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每季度形成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参考

3.实施目标考核。组织完成了全市2016年度辖市区现代化建设评价考核和企业星级评定工作。联合市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常州市2017年度目标任务书》、?017年常州市太湖水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按照“指标体系精简、导向明确、可计量、可分解”的原则,牵头制?017年度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考核办法,力求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4.开展专题调研。有效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着力在经济发展、综合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找思路、谋举措,形成了《开启产业新维度托起幸福新高度》《江苏省太湖流域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探讨》《跨界产业:常州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一轮机会》《加快推进我市创业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等一系列专题调研报告,多篇成果获得市领导批示

二、坚持“项目为王”,投资拉动成效明显

1.加快项目推进。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编制下达各类项目投资计划,严格落实督查、考核制度,及时协调各类问题,康得碳纤维汽车部件、瑞声科技小镇等一批项目相继签约,全年新增重大突破项目24个,其中总投?00亿元以上项目5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实现?00%,省重大开工数列全省第一。今创轨道交通一期、同方威视制造基地等40个省、市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2.提升项目管理。积极谋划支撑常州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项目,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共争取到各级各类资金近30亿元。牵头起草“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从提升项目质量、载体能级、招引水平、服务效能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招引、推进的质量和成效。实施项目动态管理,健全在建项目、意向项目动态监管机制,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

3.优化项目服务。完善“六个一”总体方案,健全资源优先保障机制,优先落实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并预留弹性空间。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公平性竞争审查制度,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试点,目前,除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需“见一次面”外,其?个事项均实现“不见面”,投资环境更趋优化

三、坚持“产业带动”,经济品质稳步提升

1.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启动新一轮十大产业链建设,明确“五新三高两智能”的发展方向。创新建立“一小组、一平台”模式,精准提供产业地图、企业展示、信息发布、对接合作、咨询服务、项目申报、项目建设、运行分析等八大功能,强化对产业链企业的高效服务、贴心服务。石墨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成功入选省“十三五”首批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编制完善项目库、投资计划,十大产业链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0%

2.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顺利启动第二批服务业综合改革(产业创新)试点、第二批市级互联网平台经济集聚区创建工作。编制《常州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常州市星级服务业集聚区评价办法》,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中期评估,常州综合物流园区获得“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称号

3.推动跨界融合提升。加速以融合、耦合、整合的方式引导新技术与各类经济跨界融合,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深入推进军民融合,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引入军民融合发展资源,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后评估工作,全年获得省引导资金资助项?个。大力推动产教融合,积极争取公共实训基地专项,常工院、常高技等产教融合项目累计获得资金支持超?亿元

四、坚持“改革引领”,发展活力充分彰显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扎实开展钢铁去产能、“地条钢”违法生产企业整治工作“回头看”,严防死灰复燃。深入实施?63”减煤专项行动,全面统筹热电项目、非电行业以及燃煤锅炉淘汰等重点工作,以“实施方?考核评分+任务分解”的模式压实责任、传递压力,提前2个月多月完成年度减煤任务

2.加快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编制?017年全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协调推进武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常州经开区、孟河等试点区域进展良好,天宁经开区东扩、钟楼经开区西进全面实施,苏澳合作园区筹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四个西进”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孟河镇、儒林镇率先开展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顺利启动第二批扩权强镇改革。特色小镇创建全省领先,石墨烯小镇、智能传感小镇、殷村职教小镇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入围数量与苏州、无锡等并列全省第一,累计获得融资支持逾百亿元

3.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规范涉审中介服务,编制建设项目中介服务清单,实施规范涉审中介?223”计划。推进承担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开展调查摸底,进一步明确改革范围。统筹行业协会脱钩,完成第一批试点工作,向全社会公布14家市级行政机关和44家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试点单位名单,正式启动第二批试点

4.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传统能源提效升级,推广清洁能源利用,一批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发电项目进展顺利,累计争取到国家新增光伏电站建设指?1兆瓦。积极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编制《常州市低碳发展规划》,顺利启动常州市低碳示范试点单位创建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滨江经济开发区循环化园区方案申报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第二批国家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通过国家验收

五、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持续激

1.优化创新环境。积极推进“双创工作”,自信向全球讲述了常州的“创新”故事,武进区“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2017“创响江苏”活动月常州市主题日活动,常州市双创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提速产业创新中心创建,积极组织天合光能?家单位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有效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创新金融发展。与国新基金加深合作,成功设立国新科创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稳步发展债权融资,举?017中国常州(香港)境外融资推介会以及企业境外发债及D股发行政策说明会,全年累计获批企业?只、境外?只,总规模分别达42.5亿元?.5亿美元。编制《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实施意见》,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着力降低企业杠杆率

3.创新区域合作。搭建常安协作(网)电子商务平台等平台载体,实现市场扶贫替代资金扶贫;加深“资?杠杆”式合作,加速“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类、基础设施类项目,打造社会投入替代政府投入的扶贫新模式。苏陕扶贫、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南北挂钩合作等取得新进展,全年累计对外支援资金2.576亿元

4.创新社会事业。切实将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3+3”富民增收政策架构,设立专题公众号,实现富民政策一键查询。推动运河文化带建设,编制完成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建设基础研究报告。科学编制人口规划,加快推进人口发展应用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全面完成“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编制。积极推进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医改重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中医院成功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

六、坚持“效能优先”,机关建设全面加强

1.推动干部教育常态化。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全委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章党规、?.26”讲话等内容。组织委内干部赴陕西延安、武汉大学等地学习,进一步锤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大部制改革,新增处?个、合并处?个、合署办公处?个,内部机构调整?8个,顺利完成新老交替。规范提拔或选调了一批干部,平稳顺利完成工作衔接,有效提升了行政效率、释放了干部激情

3.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先后组织召开2次“改革创新”专题研讨会,推动全委上下凝心聚力,积极作为。精心排?00余家重点领域代表企业,重点对武进区湖塘、牛塘两镇企业进行走访,第一时间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分批组织赴溧阳市昆仑街道、新庄村等开展群众走访,累计走访群众3305户,梳理问题612条,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按照下谈一级的要求,全年累计组织干部谈心谈?18人次。广泛开展“聚焦供给侧、产品大走访”活动,通过企业调研、协会座谈、群众沟通等多种方式,对产业链进行了完整梳理、深入剖析和重新定位,形成了调研报告28篇

4.注重机关氛围建设。积极在全委上下营造“静思、善谋、笃行”的工作氛围,制定《“有激情、种责任、敢担当、守规矩”大转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能型”机关活动方案》,坚持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分阶段有序推进。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00%。扎实做好信息宣传,内宣、外宣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步,全年共举办新闻发布会5次;被两办录用政务信?00余篇(次),排名冲入全市第一方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5003616叶/a>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