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多重挑战,全市发改系统深入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32”发展战略,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牵头督查推进?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发展态势回升向好 1. 注重政策实效。扎实推动国家、省出台的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牵头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帮助受本轮疫情影响较重企业及困难群众的若干政策》《关于扶持帮助受本轮疫情影响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纾困解难的六项措施》《关于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制定《〈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分解表》,完成《关于国务院?3”条政策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州市落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政策措施文件情况自评总结报告》,推动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2. 强化运行监测。积极落实省、市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交流机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大势变化、投资拉动效应、外资外贸形势和部分领域趋势性风险,及时调度企业复工达产情况。全面加强与重点板块、重点企业的交流互动,举?期“发改下午茶”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策,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完?0期关于政策落实、复工复产和稳经济大盘专报,2期专报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上半年常州市经济运行情况》被《江苏发展改革动态》刊载。制定?022年度辖市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实施方案》?022年度星级企业评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考核评定工作 3. 积极向上争取。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源,全年争取中央、省相关资金18.3亿元,获地方政府专项?94.8亿元。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18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推荐,安排基金金?2.91亿元?个项目完成签约投放,投放基金8.1亿元。牵头申报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5个项目通过初审,资金额?.74亿元。积极推荐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备选项目,5个项目入选国家库,贷款总需?2亿元?只企业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注册,获批金?1亿元,创?年新高。全力支持理?0万辆整车技改项目立项,首辆理想L9成功下线。积极争取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事项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双创政策落地、现代服务业主体培育、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等6个事项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数量全市第一 4. 全力稳价保供。扎实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研究制定疫情应对处置物资保供工作方案,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全年累计发放防疫物?92万件,价?778万元。密切关注主副食品市场情况,疫情期间形成《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价格监测专报?0期,市价格监测中心荣获?020-2021年全国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依托平价商店稳价稳市,全年平价蔬菜平均让利幅度34%,平价米油肉蛋平均让利幅?2%,让利惠民总金?50余万元。全面做好能源保供,编制《常州市2022年电力需求侧保供方案》《常州市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2022年)》,成立市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组织开展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演练,能源保供工作得到省发改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二、不遗余力强支撑,经济动能不断增 1. 攻坚重大项目。聚焦重大项目“招推服”各环节,制定出台《常州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评比办法(2022年度)》,上线试运行常州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评估体系,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与上对接争取,经省级以上层面协调解决项目问?0余个?022?8个省重大实施项目上报投资357.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7.4%,高于序时进?7.4个百分点?02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54.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5.5%;新增入库项?17个,其中?00亿元?0亿美元项?个,?0亿元?亿美元项?0个;新开工项?20个,竣工项目66个。编制下?022年度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加快推进靖澄常宜高速、丹金高速、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储?02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省级储备的项?3个,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清单项?个 2. 推动产业提升。牵头制定《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围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企业“智改数转”、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内容,提?个方?0项支持政策。牵头制定《关于全面提升常州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数字经济创新、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全年新增市级工程研究中?6家,总数突破100家,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2家,总数位列全省第二。《赋能工业互联网、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入选全国老工业城市制造业智能化典型经验系列做法 3. 深化“两业”融合。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建立特色统计监测体系,培育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23个,总数位列全省第二,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3个,总数位列全省第一?家重点企业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产业基金作用,为欣战江纤维科技注资1000万元,助力常州艾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三、坚定不移提能级,区位优势逐步彰显 1. 推动长三角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核心3枢纽8中心”物流体系建设,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及智慧物流装备运用、供应链示范、智慧物流云平台建设,降低物流运行成本。牵头制定《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我市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通道建设的若干政策》,着力构建适应国内、连接国际的双循环物流枢纽网络。常州成功入?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全省唯一 2. 全力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参与《“两湖”创新区交通干线规划》《“两湖”创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审定,指导金坛、武进、钟楼制定三个封闭运作方案。加快推进“两湖”功能性项目前期工作,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工程一期顺利开工,常泰铁路已通过国铁集团鉴定中心工可咨询,地铁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准备报批。助力中以创新园能级提升,研究编制《中以(常州)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获省发改委明确支持,拟按照省级功能园区标准给予政策支持 3. 稳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市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全省第一次城乡融合发展暨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现场会在溧阳召开,试验经验成效分别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020-2021)》《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典型案例汇编》,溧阳市县城城镇化工作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稳步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武进区嘉泽镇创成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石墨烯小镇等3家单位顺利通过省级特色小镇验收 4. 深度融入区域合作协作。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功签署《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框架协议》《南京都市圈产业“集群强链”行动方案》等协议。深化“三对口”工作,“苏陕推动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毛绒玩具之都”入选全国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聚焦‘小玩具’培育‘大产业’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常盐工业?021年度省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考核位居全省第二。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调整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完成《更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五大计划”》专题调研报告。全年共备案企业境外投资项目46个,投资总额10.3亿美元 四、持之以恒抓生态,发展方式更趋绿色 1. 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牵头制定《常州市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方案》,2021年国家警示片?022年省警示片披露问题完成整改待省级销号验收,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成功承办全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暨化工污染治理现场会,《以案促改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工作经验全国推广。溧阳市、新北区入选全省首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全面启动洮滆片区试点建设,牵头成立常州市推进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江苏省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制定《常州市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常州市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解清单》,纵深推进试点建设 2.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成立常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关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常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常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完成14个“两高”项目问题整改,整改率达100%。开展能耗总量控制,前三季度我市能耗强度下降率达到8.5%,位居全省前列。优化能源结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白鹤滩江苏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牵头制定《常州市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方案(2022?025)》,推进金坛区、天宁区、钟楼区、常州经开区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成功举办2022城市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022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39.01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180.31万千瓦,累计发电?2.04亿千瓦时 3.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牵头制定《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常州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专项行动2022年工作计划》《常州市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细则》《常州市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点》,大力推进常州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效盘活中天钢铁产能退出能耗资源,推动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五、凝心聚力惠民生,幸福指数日益提 1. 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制定《关于加快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40条政策措施和60项重点项目。聚焦“一老一小”,制定出台《常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常州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国家、省清费减负各项政策,预计为企业居民降本减负4.8亿元。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落实房地产调控各项要求,全年共完成商品住宅价格备案项?70个,备案面积423万平方米 2.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常州市2022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制定18项攻坚任务?80条改革举措,完成《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调研报告。落实“放管服”改革,全年我委窗口共完成行政审批事?48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起草《常州市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若干措施》,制定《在行政处罚等工作中建立“三同步”工作机制》《常州市个人诚信分管理办法(试行)》《常州市个人诚信分“龙城分”细则(试行)》,深入开展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努力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武进、天宁、溧阳、钟楼成为省创新信用管理与服务县级试点 3.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开展涉粮问题巡视整改,制定出台《常州市级政府储备粮管理办法》《常州市级政府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常州市级成品粮储备管理细则》《常州市国有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常州市级推进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全年收购粮食11.4万吨,轮换储备粮12.6万吨。保障油气管道及电力安全,制定《常州市油气长输管道保护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常州市电力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常州市电力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编制?022年度常州市电网事故限电序位表》,开展常态化安全巡查,及时发现整改隐患。保障金融安全,严格落实企业债券日常监管机制,我?1只债券完成全部还本付息,连?5年保持零违约 六、从严从实强党建,机关效能持续增 1. 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全委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看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9次,召开全委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六专题一实践”要求,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化 2.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印发?022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责任机制。召开全委作风建设大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质干部队伍。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召开全委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观看《慎微》等廉政教育片,筑牢廉政防线。全年举办“发改青年讲堂?期,“发改讲堂?期,邀请市纪委监委及国安局领导作辅导报告,扎牢思想篱笆,绷紧思想之弦 3.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成立“服务?32’党员先锋团”,组织“先锋团基层行”系列活动,开展“迎接党的二十大,当好新征程银发先锋”主题党日活动,构建?32+党建服务生态圈”。全力打造“云上数字、链上党建”党建品牌,成立市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党委,设立金坛、新?个党支部,“‘数字经济综合党委’激活发展新动能”获评全市基层党建样板项目。制定《市发改委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法治机关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编制《全?022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着力提升政务水平,我委被评?019-2021年度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先进集体、全省发改系统先进集体。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常州发改”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行,刊发《常州发展与改革?期,“品茗发改下午茶,共?32发展战略”项目获全市宣传文化创新成果奖
2023年工作计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32”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是常州奋力迈入“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全市发改系统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克难奋进,敢为善为,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贡献力量 一、一以贯之抓党建,强作风 1.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长期战略任务,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发改讲堂”等途径,紧扣“五个牢牢把握”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笃行、学懂弄通做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化为行动自觉,体现到全面落实?32”发展战略、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方方面面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其他各项规定,定责更加精准,督责更加深入,述责更加规范,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党建工作,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建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分析研判机制,严格履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制度执行,抓好日常管理,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的全过程 3. 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扎牢思想篱笆,绷紧廉政之弦。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纪律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服务,强化问责问效,激励担当作为,为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提供优良作风保障 二、千方百计稳增长,提质效 1. 用活用足政策。牢牢抓住国家稳住经济大盘政策“窗口期”,加强对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更大力度挖掘争取项目、资金、资源。及时出台新增接续政策的实施细则,确保直达共享、非申即享,形成组合效应、释放政策效能。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高度关注投资、就业、物价、外资外贸、房地产市场等关键指标,及时提出务实有效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认真开展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精心组织2023年度高质量考核工作,开展好2023年度星级企业评定活动 2. 扩大有效投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编制下达2023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研究出台对辖市区和各部门的考核办法,针对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等政策,超前谋划、深度对接,在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和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动一批优质项目纳入国家、省项目清单。密切关注全社会投资运行情况+a name="_GoBack">研判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投资变化趋势,加强投融资方式研究,积极探索REITs、PPP等相关试点工作,有效拉动投资增长 3. 提振消费需求。多措并举助力市场加速回暖,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引导推动数字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拓展购物体验。支持商业银行开发多样化信贷产品,以数字人民币红包形式开展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商户以数字人民币消费的方式参与购物节活动。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 4. 优化营商环境。对照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查漏补缺,固强补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整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探索推行“个人诚信分”制度,以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区和省创新信用管理与服务县级示范地区为抓手,探索信用体系融入经济社会的新模式。持续深化涉企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工改系统融合对接,加快审批事项在工改系统中全流程办理。常态化开展“发改下午茶”等政企交流活动,依托“发改公众号”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政策,进行政策解读,倾听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持之以恒攻项目,增动能 1. 抓推进。科学设定全年重大项目建设目标,进一步修订完善《常州市重大项目库管理办法》,依托重大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强化项目精准调度,加快项目落地实施,确保形成更多可见、可统的实物量和投资量。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全力抓好交办问题的过程管控和销号管理,全面梳理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堵点障碍,集中精力抓好共性问题攻坚,全力推动省市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加快建设 2. 抓储备。积极探索与商务部门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密切关注地方招商动态和项目投资信息,提前跟进项目进展,推动招引储备项目滚动入库,不断提升在库项目质量和水平。抓早抓细抓实项目前期工作,综合研判项目规划选址、产业准入、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地区承载等因素,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不断提升项目要素保障能力 3. 抓服务。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探索推动“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施工、联合竣工验收等创新举措在常州试点先行、落地落实。持续深化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创新招工用工举措,破解重大项目“招工难”“用工荒”问题。利用“重大项目督查专报”“发仔说项目”等载体,及时总结推广重大项目“招推服”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合力奋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四、坚持不懈强产业,夯基础 1.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积极争创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推进规模以上服务业量增质提,争创新一轮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推进金融资本集聚,举办2023年常州创洽会,建立天使基金、科创基金、产业基金协同机制,力争全年新组建各类投资基金超?00个,认缴规模超过30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总量4支以上,募资总额超过30亿元 2. 抢抓产业数字赋能。以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平台经济为重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制定出台《常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经济与集成电路、机器人、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G 通信等标志性产业链的融合渗透,重点发展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无人飞行器、智能车载设备、医学影像设备、数字化体外诊断设备等,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点 3. 增强产业创新动能。持续抓好武进区国家级双创基地、常州高新区、钟楼区、科教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等省级双创基地建设。推进中以创新园加快发展,做好中以(常州)国际合作示范区政策对接争取,推进中以科创学院新工科全创改试点。组织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双创”团队。发挥中德、中瑞、中欧等合作园区的独特优势,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团队、关键设备、管理经验,为产业创新提供助推 五、一着不让提能级,添活 1. 加强物流通道建设。推进物流重大基础设施、枢纽节点建设,重点加强常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铁路常州站货运资源整合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步伐,强化冷链交易集散、区域分拨、低温加工配送等功能,打造服务苏浙皖、辐射长三角中轴、对接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基地。积极筹建市级物流集团,推动物流产业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物流产业发展常州模式,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 加快建设“两湖”创新区。统筹协调“两湖创新区”项目推进实施,配合编制“两湖”创新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持续推进“两湖”创新区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家、省发改委工作对接,加快推进地铁二期工程、常泰铁路、中吴大道西延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纵深推进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统总结提炼工作模式和特色经验,全力打造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赢的“金字品牌” 3. 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苏锡常都市圈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明确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各类事项项目落地实施。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强化市县上下衔接,联动推动改革突破,支持金坛区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持续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区建设。切实抓好“三对口”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争创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加强特色小镇创建,争取2家以上单位获得省正式命名 六、持续用力抓低碳,促转型 1. 争创双碳试点城市。深入开展我市碳达峰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专项方案编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创新试点,重点推进碳管理体系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充实优化?+1+N”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实行“两高”项目能耗等量减量置换,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潜力,配合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组织开展能源领域碳达峰方案编制工作,研究我市能源低碳转型路径 2. 助力长江保护攻坚。牵头抓好《常州市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方案》落实,研究制定2023年全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紧盯新一轮国家和省《警示片》新披露问题,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做到“当年问题当年清零”。抓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指导溧阳市、新北区围绕试点方案,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和改革事项,加快试点各项工作落实,做好试点中期评估 3.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二期、国能常州二期等能源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十四五”热电联产规划编制,持续推进4个地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国家试点,优化能源结构布局。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更新升级和绿色化改造,开展新一轮绿色循环升级行动,重点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区域能评工作,争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提升园区循环化改造水平,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七、尽心尽力增福祉,惠民生 1.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牵头抓好共同富裕文明向善现代化常州建设任务,制定全市推进共同富裕实施意见,全力推进富民增收、“六个常有”民生名片打造和社会文明提升工程。积极推动“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落实,做好项目摸排和储备,争取城企合作普惠专项资金,培养普惠性养老托育市场环境,不断扩大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 2. 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合理调整冬季非居天然气及东部片区供热价格,全面清理规范水电气暖行业收费项目,推动水电气领域政企共担机制落地见效。坚持“房住不炒”总定位,做好房地产价格备案,制定《城镇生活垃圾收费管理实施办法》《危险废物处置收费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住宅小区停车、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政策,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 3. 守牢安全工作防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工作责任制,全力抓好粮食收购轮换,扎实推进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常州市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涉粮问题巡视巡察整改。保障能源安全,制定2023年电力需求侧保供方案,认真开展油气管道保护和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安全专题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水平。密切关注金融、房地产等领域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加强预警监测,做好政策建议储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