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觇/a>外文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9/div>
浏览次数9strong>
信息名称9/span>关于印发《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方案》的通知
?ensp;?ensp;号:014109664/2008-00025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9/span> 公开方式9/span>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9/span>常统发?008?4叶/td> 发布机构9/span>常州市统局
产生日期9/span>2008-10-09 发布日期9/span>2008-10-18 废止日期9span style="color: #333;font-weight: normal;">有效
内容概述9/span>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强化统计信息网络管琅/span>
关于印发《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方案》的通知
各辖市(区)统计局9span lang="EN-US">

为进一?/span>加强全市统计系统信息化工程建设,强化统计信息网络管理+/span>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市局制定了〉/span>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方案(2008-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根据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县乡两级统计信息化建设,确保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span lang="EN-US">

附: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方桇span lang="EN-US">

事/span>〇〆/span>八年十月九日

(此页无正文(span lang="EN-US">

主题词:统计 信息 升级 方案

抄送:江苏省统计局计算中心+/span>市信息化推进办公室、/span>

常州市统计局办公宣/span> 2008 平span lang="EN-US">10朇span lang="EN-US">9 ?/span>印发

共印13仼/span>

常州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方案

'/span>2008,/span>2010年)

统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统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市统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迈出坚实步伐,信息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但统计信息化建设与统计改革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先进城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加强对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统计队伍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加快实现统计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发布和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化,特制订本方案、/span>

一、全市统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江苏省统计信息工程建设规划》和常州市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围绕统计发展大局,积极推进全市统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span>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span>在全省率先建成以市统计局为中心节点的市、县两级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省市之间的线路全部采用 2M 数字电路。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县乡之间的联网正在稳步推进,大部分辖市区安装了防火墙,全系统部署了网络防病毒系统,奠定了统计工作网络化的基础、/span>

二是网络应用建设逐步向纵深拓展、/span>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先后开這/span>HP OpenMail电子邮件系统和腾讯這/span>RTX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工业、贸易、投资、房地产、建筑业、劳动工资、服务业等主要专业年定报基本实现网上直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市局实现了与市委机要内网以及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互联+/span>双杨OA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邮发系统也由单向收取省局文件变为与省局的双向互這/span>、/span>

三是统计信息网站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span>辖市区统计局全面开通内部信息网,市局及武进区、天宁区统计局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网站。统计内部信息网在工作部署、信息报送、经验交流、上下沟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日常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统计外网较好地履行了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的功能,日益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统计信息的主要渠道、/span>

四是计算机的装备和应用能力达到新水平、/span>全市统计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能力有所改善,计算机配备状况也有了明显改观。截歡/span>2007年底,市统计局共有微机服务?/span>12台,微机和笔记本105台,两台硬件防火墙;辖市区统计局共有微机服务?/span>10台,微机和笔记本153台,7台硬件防火墙,在编人员配机率达到95%以上。有计划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工作,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应用能力在各条线部门中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span>

二、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颗/span>

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统计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但与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以及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9/span>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应用需求、/span>主要表现在统计网络结构不能适应统计工作网络化要求,统计内网尚未延伸到乡镇(街道)统计部门,主干网络的带宽不足,亟待升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脆弱,没有建立起覆盖各级统计部门的网络管理和安全、灾备系统;核心设备能力不足,基层统计部门尤其是乡镇(街道)的信息化装备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统计业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调查业务和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开展、/span>

(二)信息技术应用层次相对较低、/span>各级统计部门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任务的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应用,重上层、轻基层的倾向,统计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机制不够健全,相关专业的技术规范和业务标准不够完整,各地区、各专业开发应用的系统标准不够统一;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统计数据库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应用、/span>

(三)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span>近年来统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依靠各级统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自筹解决,地方政府用于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明显不足,且投入局限于硬件设备的更新和配备,项目建设和应用开发经费严重短缺,大多数地区软件购置、人员培训及网络通讯等经常性支出费用未能纳入财政预算、/span>2006年-2007年,市县两级信息化专项资金支出总额共计59.3万元,仅相当于全省统计系统的1.4%,相当于苏州皃/span>5.4%、无锡的21.8%、/span>

(四)基层统计部门信息技术人才短缺、/span>全市统计系统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计算机专业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截歡/span>2007年末,各级统计部门共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呗/span>29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呗/span>10名,软件开发人呗/span>2名,系统网络管理人员2名,网络管理和软件开发人员明显不足,专业技术骨干更是匮乏。两市五区除武进区外均没有建立计算中心,部分辖市区统计局计算机应用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满足日益加快的统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span>

三、今后三年我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2008年至2010年,各级统计部门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span>加快建设、推进应用,夯实基础、强化管理,优化配置、提高水干/span>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紧密围绕统计发展大局,从实际需求出发,以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强化统计信息网络管理,促进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升市县乡三级统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开创我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span>

(一)总体目标

今后三年我市统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确保网络信息有效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系统建设和资源整合,建立起既满足统一的系统网络、统计元数据、基础数据管理、应用软件体系和门户网站标准框架要求,又能实现从统计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分析和发布的工作流程,纵横有序、高效统一的现代化统计工作方式;提高信息技术与统计业务的融合度,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系统建设和资源开发,建立起集约、协调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增强统计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span>

(二)建设原刘/span>

1.统一规划、协同实施的原则、/span>统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省统计局的规划和市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进行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管理,特别是共享共用的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数据资源的开发建设,避免重复投资。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技术部门和统计业务部门共同研究、协同推进,使信息系统真正符合统计业务发展的要求、span lang="EN-US">

2.需求主导、强化服务的原则、/span>以统计业务和政务管理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强化统计信息资源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面向服务的管理机制和系统架构,提高统计系统信息服务水平。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统计体制和制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span>

3.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span>统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提高统计整体功能为目标,以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加大资源共享程度为载体+/span>为统计数据库的建立及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展现奠定良好的基础+/span>使统计信息开发建设成为全市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领域、/span>

4.统一标准、规范流程的原则、/span>加强网络基础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制定相关的业务、应用、网络、安全标准与规范,推动统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和网络技术应用水平、/span>

5.注重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span>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要始终把成本、效益作为重要的尺度;要建立健全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统计信息资源和运行环境的安全、/span>

(三)重点工佛/span>

一是建设一套安全高效的统计网络平台、/span>坚持统一标准,强化管琅/span>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覆盖面广、安全可靠、支持多种网络应用的全市统计信息网络系统,主干网络实行提速,网络带宽、网络备份和日常网络运行的负载问题,进一步完善网上直报的线路环境,满足统计年定报及专项调查业务需求、/span>

'/span>1)市级:同城异地办公地点之间应采用光纤或不低亍/span> 10 M 的专线连接;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市(区)联网带宽进行升级,有条件的地区可提速至 4M 以上;建有独立机房的单位机房面积不低亍/span> 50 平方籲/span> ,并保证机房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安装不间断电源,保证所有设夆/span>24小时正常工作;设置完善的消防、防雷、防磁、防尘、抗静电设施,网络设备全部上架、/span>

'/span>2)县级:单独配备服务器和交换机,配备相应的机房保障设备,采用光纤戕/span>VPN与市局联网,速度不低亍/span> 2M ;建有独立机房的单位机房面积不低亍/span> 20 平方籲/span> ,并保证机房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安装不间断电源,保证所有设夆/span>24小时正常工作、/span>

'/span>3)乡级:通过专线戕/span>VPN等方式实施与统计系统内部网的联接,确保网络环境、计算机硬件适应和满足年定报及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数据处理的需要,2008年市区乡镇(街道)全面实现联网,2009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乡镇联网工作、/span>

二是形成一套功能齐备的数据处理平台、/span>推进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数据综合管理,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管理。在《江苏省统计数据处理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网上直报系统的应用,推进统计设计、发布、报送、催报、处理以及综合管理等统计业务工作的网络化,推动全系统业务工作方式的创新、/span>

1.市级:继续做好统计数据处理软件的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处理软件的种类,扩大使用网上直报系统的范围,逐步实现数据处理平台的统一。根据省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进度,着手开展网上直报安全认证系统的试点,为保证报表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真实有效性和安全保密性创造条件,奠定基础、/span>

2.县级: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推进数据处理软件的规范化。有条件的辖市(区)推广网上直报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逐步统一数据处理平台、/span>

3.乡级:按照三年规划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网上直报工作,2008年各地区至少三分之二的乡镇实现规模工业联网直报,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全面纳入网上直报范围、/span>

三是建立一个内容完整的数据库体系、/span>建立以统计综合数据库为龙头,以统计数据中心为基础,由主题数据库、普查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库等构成的,面向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的统计数据库体系。通过网络检索查询提供权威、丰富的统计信息,实现统计数据的电子档案管理、/span>

1.市级:全面推广统计综合数据库的应用,完成年定报数据的加载。年报历史数据的加载进度分别为:2008年加载至1996年,2009年加载至1986年,2010年加载至1949年。对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进行监管。加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2-3个综合性或主题统计数据库。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年报、定报、一次性调查的数据备份目录(含数据、程序、制度说明等),实现统计数据的归档、使用、发布等各环节的规范化,为数据库应用和统计分析打好基础、/span>

2.县级:开展统计数据库建设,至少建立1-2个综合性或主题统计数据库,及时补充历史资料数据,实时更新时序进度数据;负责做好本辖市(区)内基本单位名录库资料的信息采集和维护更新工作;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年定报、普查和一次性调查的数据备份目录(含数据、程序、制度说明等),实现统计数据归档、使用、发布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为数据加工、处理和查询、分析提供方便、/span>

3.乡级: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年定报、普查和一次性调查的数据备份目录(含数据、程序、制度说明等),实现统计数据归档、使用、发布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为数据加工、处理和查询、分析提供方便、/span>

四是打造一个上下贯通的统计服务平台、/span>坚持内外网并举的原则,全面规划、建设和完善统计门户网站,加强网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统计产品的发布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把统计网站建设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政务与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为公众服务的重要平台、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沟通指导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span>

1.市级:进一步加强对网站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统计网站建设的水平,以市政府关于政府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积极开展技术升级和网站改版工作,争取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保持上游地位。要采取措施,明确责任,理顺渠道,加大内容保障建设,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网上信息内容,不断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时效。信息更新每周不少于两次、/span>

2.县级:明确指定统计网站规划、建设和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网站工作,落实工作责任,保障网站建设所需的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统计公共网,要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有链接,并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保持前列。及时做好信息和数据的加载更新,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网上发布制度,在规定时间之前发布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公报和统计信息等网络信息。信息更新每周不少于一次、/span>

3.乡级:积极推进统计信息网络向乡镇(街道)的延伸,提高乡级统计信息上报、传输的网络化水平,加快实现基层统计手段和统计模式的现代化。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可以建设乡镇(街道)统计网站,进一步发挥乡镇联网的作用,为乡镇领导提供优质服务。培育一批乡级信息化建设先进典型,示范和带动全市乡级信息化建设、/span>

五是构筑一套稳定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span>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安全保密法律法规和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制度,明确各级分工,实行定人定岗。完善统计信息的安全域划分,实现分级保护管理;完善统计信息监察、安全审计系统,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技术手段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加强市县乡三级网络基础建设,增强网络环境下统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能力和容量,实现统计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保障重要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span>

1.市级:建立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备份系统+/span>2009年前完成光纤SAN戕/span>IP SAN存储系统和备份系统的建设,规划建设异地备份系统,重要的应用系统实行双机运行,确保统计信息网络连续、稳定、安全运行。做好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漏洞扫描等系统的应用,加强对全市网络运行的安全管理,在统计内、外网络接入端完成防火墙的部署和应用,完善网络安全基础建设,加强桌面管理系统和防病毒系统的应用,负责对所辖县(区)、乡镇实施安全监管,确保主干网络的高效、安全、稳定、/span>

2.县级:建立光纤SAN戕/span>IP SAN存储系统,备份系统为虚拟带库或磁带库,重要应用系统实行双机运行、/span>2008年完成防火墙等安全设备的配备和应用,做好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等系统的应用,负责对所辖乡镇的网络安全进行管理和指导、/span>

3.乡级:严格执行安全保密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重要统计数据定期备份制度、网络安全保障制度,定期做好病毒防杀工作,从制度上保证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span>

(四)保障措於/span>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span>各级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理顺工作关系,处理好统一规划、统筹协调与分工负责、分头落实的关系,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年度有考核。各辖市(区)统计局要建立或指定信息化管理机构,设置专岗,落实到人,具体负责统计信息网络和应用平台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确保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和部署要求落到实处、/span>

2.落实资金,协调发展、/span>各级统计部门要本着分级管理的原则,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在政府规划、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确保统计信息化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计业务建设的需要。统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应当规范相关科目,纳入各级统计事业费预算。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建立协调、会商机制,统一规划协调,实施分类指导,避免重复浪费、/span>

3.防管并举,确保安全、/span>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抓住安全重点,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投入力度,针对网络系统、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等安全方面存在的潜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严格规范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使用管理与维护制度,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开放环境下网络运行的畅通、稳定、安全、高效、/span>

4.完善制度,加强培训、/span>加快制定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对各地区统计信息化发展建设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研究制定统计信息化培训规划、考核标准,建立在职培训制度,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以多种形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加强和完善对统计执业人员的信息技术考核,切实提高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人员管理,提高统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计算机业务培训应增加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内容,统计信息化相关管理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资格认证培训证书、/spa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5003616叶/a>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