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觇/a>外文 繁體中文
登录个人中心
走进常州 ޵VSƵط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VSԤ 数据发布
当前位置9/div>
浏览次数9strong>
信息名称9/span>关于印发?004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ensp;?ensp;号:014109488/2004-00021
主题分类9/span>文秘工作??体裁分类9/span>通知??组配分类9/span>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分类9/span>
公开方式9/span>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9/span>常教委?004?叶/td> 发布机构9/span>常州市教育局
产生日期9/span>2004-02-02 发布日期9/span>2008-04-22 废止日期9span style="color: #333;font-weight: normal;">有效
内容概述9/span>明确了常州市教育局2004年工作的方向与具体安掑/span>
关于印发?004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

常州市教育局

常教委?004?


关于印发?004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大中专院校、局属各单位、有关学校:

现将?004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附件一)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校实际贯彻执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年度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各单位2003年度工作总结?004年度工作计划请一?份于2?5日前报送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附件:一?004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

二?003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二OO四年二月二日


主题词:教育 年度 工作意见 印发 通知

报送:省教育厅、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办公室

常州市教育局办公?nbsp; 2004??日印


附件一

2004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

2004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教育内外部改革发展形势?004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按照“统筹协调、加快发展,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与时俱进,开拓争先,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市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事业目

(一)高质量实施十二年教育。确保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毕业率99%,初中生升学率93%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以上,职校生中级工达级?8%以上;全面完成星级高中转评,新创省级示范初?所(使全市达到51所)、省级实验小?所(使全市达到62所)、省级职教示范专?个(使全市达?4个)

(二)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新创省级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50所),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保?0%以上,0?岁早教基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岁学前教育一体化运行体系基本建成;年内,扫除青壮年剩余文?00名,新创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个(使全市达?个),完成农副工实用技术培?0万人次,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新创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所,全面实施大学城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大学城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促进全市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三)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新建中小学校园?4个(使全市达?17个),提前一年实现“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常州教育网站年访问量突破500万人次;新建中小学塑胶运动场3面(使局属校?8面,?0%以上),按时完成常州市二中全面改造、北郊中学新北校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新北职教中心;全面启动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

(四)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新创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学?所(使全市达到40所),年内新聘外籍教师100名以上;组织中小学生境外短期学习交流500名左右,组织教师境外培训80名以上,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全面推进与北京朝阳区的教育合作交流,为两地经济合作搭建平台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模式、评价制度、师生关系等内容的教学改革,坚持课改引领、课题带动,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

(六)加强队伍建设。年内新增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00名(使全市达?500名),评选第二届职教“双师型”教师,推荐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加快建设优秀教师群体;改革教师培训培养模式,在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各类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到普高92%、职?8%、初?7%(其中本科及以?8%)、小?9%(其中大专及以?0%)、幼儿园98%(其中大专及以?9%),年内新?0名左右中小学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使全市?00名左右)

二、主要工作措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1、召开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农村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明确辖市区、乡镇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责,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有关政策,统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基础教育先进乡镇评比,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2、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转换要求,加强督导检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变为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辖市区为主,确保农村由辖市区统一发放教师工资、统一保障中小学公用事业经费、统一规划城乡教育、统一管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四统一”落实到位。着力健全政府负责,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抓好“三个完善”:一是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的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辖市区财政预算;二是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坚决措施,杜绝挪用中小学学杂费的现象。建立辖市区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对学杂费收入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确保全部用于维持学校日常运转;三是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的保障机制,落实学校校舍维修、改造经费的来源和管理制度,从而逐步理顺全市教育管理体系,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3、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尤其是卫生设施和食宿条件,实现每所中小学校“六有目标”:即有整洁的校园、有满足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冷热饮用水、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宿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张床。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对广大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把这件事关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抓实抓好。同时,在完成原定农村中小学改危目标的基础上,做到新增危房当年消除

4、要大力推进城市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的工作,继续组织城乡校际“手拉手”科研帮扶活动和面向农村村小的“新课程优质课评比”,利用信息网络手段,推进名校名师课程上网,加快建设虚拟学校,把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原则,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主动适应行政区划调整和特大城市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常州市?004?020年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启动实施。坚持布局调整与城市化、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巩固提高改危成果相结合,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相结合,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相结合,做大农村中心校,建好定点校,撤并村完小,逐步形成高中在县城和少数重点集镇,初中、中心小学在中心村的新布局;继续推进高中阶段学校的布局调整,推进初高中分设,推进职校专业重组,着力建好一批品牌高中、品牌职校;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推进有关高校校地置换和总部搬迁,做优做精品牌专业,积极启动筹建“常州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稳步发展开放性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社会教育,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满足城乡百姓多形式接受教育的需求,全面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高水平、高等教育有特色、社会教育有成效”的宏伟目标,努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全力促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形成

(三)实施教育均衡化战略,确保常州的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教

1、继续加大示范、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力度,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认真开展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回头看”,着力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示范、实验学校管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

2、继续实施扶助城区周边学校发展的“金边工程”,适当扩大城区热点初中、小学施教区,积极探索依托名校办民校机制,继续实行四星级高中30%招生名额划片分配的办法,着力缓解择校热,逐步缩小校际差距

3、积极实施旨在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蓝天计划”,继续鼓励公办学校尽力吸纳流动儿童少年入学,创办更多流动儿童专门学校,评估外来工子弟“简易学校”,开展“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情况”专项督导,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帮困助学,不断完善贫困学生助学制度,着力构建全市帮困助学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尽力减免特困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5、要重视做好聋哑、智残等弱势学生的教育,继续实行免费入学政策,大力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帮助残疾学生在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不断增强融入现代社会、自食其力的能力

(四)积极探索调整政校关系,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1、要按照《关于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见》,围绕实施促进学校主动发展战略,认真制订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主动服务学校发展的意见”,真正把行政职能转变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转变到加强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导、规范管理和改进服务上来,实行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大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多一点调查研究、多一点求真务实、多一点勤奋开拓,为学校实施主动发展战略提供优质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从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高度,为学校主动发展创设条件,创造环境,实现科学管理

2、要促进各校认真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不断扩大试点面,争取年内直属学校全面完成规划制订并启动实施。各中小学校要准确分析校史现状,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走内涵发展之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主动寻找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不断提高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五)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深化学校政治、思想品德、“两课”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科渗透和学生亲身体验,逐步落实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国防教育,组织“共铸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德育先进学校评比工作,着力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

2、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与卫生教育,继续组织各种文体、竞赛、论坛活动,举办大学生艺术设计作品展,为师生展示才艺搭建舞台;开展体育项目试点校和传统校评估,不断提高整体竞训水平。各校要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规划”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健康教育等课程,大力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技艺传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带给学生,切实加强科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人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继续开展初中、小学课程改革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大力培植课改典型,开展“双语教学”试点工作,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要切实研究和推进幼教、特教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幼教、特教质量;在示范高中新课程合作研究的基础上,成立高中课程改革学科研究组,为高中课改作好充分准备;积极推行职教学分制和分层教学,加强技能教学,增强职教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的能力

4、要进一步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拍?00节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课,录制特级教师专题讲座,探索校本资源库建设模式,积极推进资源转移和资源共享,指导干部、教师用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等教科研刊物,提高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利用率

5、要进一步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确?0所“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学校”,召开校本课程推进现场会,大力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6、积极推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制度改革,成立市中小学生综合评价指导小组,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度,出台学科教学评价意见,全面启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7、要进一步重视图书、实验装备技术的建设和应用,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促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

(六)坚持以人为本,精心打造高素质队伍

1、各级各类教育要将深入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师理论武装的中心工作,通过学习,牢固树立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教育在力争“两个率先”进程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深入开展以“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内容的师德教育,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活动,本着“教师管理重在师德管理”的指导思想,严肃查处违反师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增强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要结合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学习型单位建设,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认真开展“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活动、“学习日”活动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为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渠道、创设条件;认真制定全市中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五年规划,召开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改革干部、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要根据新课程实施要求,大力开展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专项培训,年内30%的中小学干部、教师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训。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增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养的校本意识,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各类既有利于改进教学又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完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管理和考核办法,实施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制度,加速培养优秀教师群体;各级各类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设条件,提供舞台。通过全市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争取及早造就出一批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梯队,着力构建教育人才高地

4、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逐步形成择优进入、严格监督、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的格局,努力实现干部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和制度化;坚持走群众路线,全面推行校科级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学校中层干部竞聘制,推进干部交流和轮岗制,开展部分校长职位竞聘上岗;扎实推进校长任期制试行工作,并结合学校实施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对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管理,积极探索学校书记任期目标管理。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员聘用制、人事代理制、考核奖惩制,营造在事业、政策、制度、感情等方面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教改和科研工作

(七)大力推进教育行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1、继续开展依法治校创建工作评估,年内新增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50所(使全市达到150所);加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管理,实施年检制度

2、强化纠风责任,突出重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成果。继续开展规范收费学校创建工作评估,严肃各项财经管理制度,坚决取缔“小金库”,强化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继续推行“收费公示制”,坚决治理各种乱收费,年内新增“教育收费规范学校?00所(使全市达到500所)

3、进一步完善“加强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规定”、“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制订“常州市中小学校舍管理细则”;继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加强廉政建设,严格各类招投标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4、加强教育督导,制定“常州市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继续开展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和专项督查,全面推行“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探索对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5、大力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践行“教育行政行为九项承诺”和“教育便民九项措施”,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八)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党建工

1、要主动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转换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指导,建立与辖市区教育党委的定期联系和交流制度,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开展基础教育党建工作调研,同时依据“常州市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进行中小学党组织考核试评估;努力敦促有条件的辖市区逐步建立教育党工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垂直指导。各辖市教育党委要加强与党委组织部门、乡镇党委的联系沟通,建立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三方会议制度,加大与组织部门联合行动力度,形成工作优势,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

2、继续认真执行“常州市教育系统基层单位党政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深化“好班子”创建活动,深化内涵,完善考核内容和奖励方法,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3、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中小学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保证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政治领导及重大问题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建立党员联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非党人员的制度,稳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党员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各种创先争优等活动,继续大力表彰、奖励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模范,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永葆生机活力

4、继续加强党风党纪教育,重点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的意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分析预警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不断加强对学校党组织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监督检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严格执行责任追究;要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确保教育风正源清

5、进一步强化党对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和青少年合法权益,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重视做好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双拥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宣传报道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智慧,共谋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开展“创建最安全学校”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确保师生安全、秩序正常,为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OO四年元月

'';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附件二:

2003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为人民服务”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常州建设特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2003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

1.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内涵,修订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完善并积极启动实施辖市(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2.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技术指南,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园?20个(使全市达?33个);完成常州教育网站新一轮改版,每月点击数超?0万,累计访问量超?00万人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700G?00%学校实现“校校通”,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都普及了信息教育技术;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举办网络应用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2.4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培训考核,占全市教师人数?8%

3.规划新一轮教育布局。为适应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2004?020年常州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对物资学校、旅游学校、三职高?所职业类学校进行优化整合,会同新北区政府采取股份制形式筹建一所公办股份制中等职业学校——新北区职教中心

4.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市二中整体改造、花园中学多功能教学楼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正衡初中学生公寓、三中教学综合楼、田家炳实验中学图书综合楼、刘国钧职教中学图书馆扩建、聋哑学校整体改造以?所学校的塑胶跑道等工程按时竣工

5.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0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来访;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8所(使全市达到36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110余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使全市达?个);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稳步推进赴境外办学项目。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在互派专家、校际交流、高层论坛、教育研究、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实施两地教育合作项目,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

6.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和“要择校、找民办”政策,严格管理和控制“分流”渠道和数量,“小升初”依法实行就近入学;中招工作继续实施重点中学30%名额分配各初中校的做法,严格按照省厅文件精神,扩大高中统招比例,择校实行“三限”政策(限钱数、人数、分数);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专门举办中职招生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尽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适合的学校,保证了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校、热点与非热点等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继续实施“金边工程”,重点扶持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全面启动实施“蓝天计划”,出台“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在积极鼓励公办学校尽力吸纳的同时,创办蓝天实验学校、新市民子弟学校等流动儿童少年专门学校,规范各类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学行为,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全年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共对249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81万元,市区各级各类学校为特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54万元,同时构建快捷透明的爱心通道和帮困助学体系,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7.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建设,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所(使全市?7所)、省级实验小?所(使全市?4所)、省级示范初?0所(使全市?4所);全面开展星级高中转评工作,100%的省重点高中顺利转星。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市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96.3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3年,在高考模式改革的情况下,我市再次取得佳绩:万人进线率为万分之十九,第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本科录取率56%,其中市区高?0%,名列全省前茅?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比例为万分之四十八,位居全省第一,超省平均一倍

8.职业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加强示范专业建设,新创省级示范专?6个,市级示范专业(含中专校)18个,市区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8%,一次就业率?6%?563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达线率?4%,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比例?5%,名列全省前茅

9.高等教育实现新的突破。在多年蓄势的基础上,将常州师专(筹)实质性并入常州工学院,为建设综合性地方大学——“常州大学”打下重要基础;“常州大学城”建设顺利推进,一期工程全部竣工,6所高校1.8万名学生按计划入驻;远程教育站点和高等学历函授站点不断增加,新通过远程教育站点7个(使全市达?8个)、函授站?个(使全市达44个)

10.终身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常州市民学习信息中心”揭牌成立,社区教育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有序推进;组织承办省“普通话推广周”开幕式及系列活动;开展社会力量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评估,评选省百家信得过社会力量办学单位,150多件社会力量办学成果作品参加省展;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各类培训人数达52万人次。全年组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4万人,全国成人高?.6万人次;非学历考试人数大幅上升,英语等级考试增幅?0%,计算机等级考试增幅?9%;完成市新三学外语考核3000多人次、省计算机外语等级考试5000多人次、普通话培训测试1.37万人次

三.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

11.坚持“德育为首”,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各校以节日系列教育为主线、以养成体验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首次召开市校外教育联席会议,通过了“加强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编发《传统美德》乡土教材,弘扬爱家乡、重传统的精神风尚;召开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下发《常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并对学校“四五”普法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举行禁毒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倡导文明生活、健康生活;举办“新世纪,我能行”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并与“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相结合,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组织“成才不忘养育恩,青春热血献真情”无偿献血活动?37名高三毕业生捐献13万毫升血液;开展“弘扬秋白精神,建设学习型城市”网上征文评比活动、“携手共创城乡文明”结对活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环保常州”活动、第六届“心手相连,汉藏同胞共迎新年”活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和“助残日”等活动,大力强化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使德育工作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和生活化。全年评出“常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学校?6所

12.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并启动实施“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在接受省厅课改实施情况调研和评估获得好评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课改情况调研,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新课程推进现场会,认真分析课改现状,定位课改进程,交换课改心得,总结课改经验;开展初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活动,组织承办全国“小学英语观摩研讨会”,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比交流,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组织开展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同时积极?5年即将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

一年来的课改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逐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明显转变,学生主体地位初步确立,评价方式得以创新,学校开放度不断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发

13.实施课题带动,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我们对省、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进行滚动评审,组织国家级课题、省级招标课?个赴省参加中期评估,举办国家级重点课题——课外文体活动研究工作汇报会?5个省级“九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结题;建立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市级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和多学科、跨学科的协调教研组,组建校际学科合作交流小组,广泛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形成以教师、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教研新机制,全面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14.倡导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特色教育。开设学校体育教育论坛,举办?8届“育苗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12届市运会中小学乒乓球赛、健美操、田径比赛、第5届重点中学篮球赛和“职教新苑杯”重点职业高中女子排球赛,组?.2万余名师生观摩全国残运会;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发挥创造性的勇气和精神;会同市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评选“职教英才?0名,为广大职校生树立成才创业的榜样;举行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在常高校“团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展”、“科学与艺术作品展”;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5.5%,2所学校获国家绿色学校称号,26所学校获得省“绿色学校”称号,45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

四.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倾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15.扎实推进建设学习型系统。不断浓厚学习氛围,明确学习重点,更新学习内容,用学习找不足,以学习促进步。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干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采取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形式,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广泛开展“学习日”活动、“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读书活动等;组?000多名教工参加省职工十六大知识竞赛;认真组织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总结、表彰活动;举办教育系统才艺展示观摩活动暨建设学习型系统推进会;开展“学习型家庭”成果展示和评比表彰活动,真正让学习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内在需求

16.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充分整合师培中心、教研室、电教馆、信息中心等单位培训资源,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年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学科培训等109个市级培训班,约1.8万学时,受训人数1.7万名;各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到:高中90.82%、初?6.24%(本科以?4.74%)、小?9.52%(专科以?6.6%)、职?7.41%、幼儿园96.96%(专科以?8.85%)、特教专科以?9.35%;首次面向社会依法认定教师资?126人;合理设置“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五级梯队,逐步建立中小学教师成长阶梯,全年新增教坛新秀265名、教学能?25名、特级教师后备人?7名;着力抓好省?33工程”、市?31工程”培养对象的学习、交流和提高工作

17.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首次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和结构比例,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进教师职称评聘改革,1972名教师晋升到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栻继续举办内部教职工交流暨师范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双选”洽谈会,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完善考核奖惩制,改革学校内部分配制度,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大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使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五.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全面推进教育行风建设

18.不断深化依法治教。制订《常州市教育局法制工作规程》,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组织征订国家新颁法律法规汇?40册,认真做好基层单位法规汇编工作;组织开展“依法治教(校)一得谈”征文活动,年内新创建依法治校先进单?0余家;组织全?.1万教育工作者参加“四五”普法考试,切实加强“四五”普法工作

19.浓厚调研风气,加强督导检查。先后开展辖市民办中小学规范办学、高校校务公开、学校保卫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学校食堂卫生、节假日“减负”、学校执行收费公示制等各项检查;强化对辖市区审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认真做好校长离任、改制企业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聘用兼职督学,建立督导责任区,开展对辖市区基础教育课改现状、外来工子弟学校、局属学校收费状况等调研,对30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0.全面整治教育乱收费。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立规范教育收费领导小组,不断推进收费公示制和收费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建立教育行风网页,开通行风评议热线,向社会公开行风建设九项承诺;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格督查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情况,重点处理信访和行评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违规收费

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党建工作

21、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在省教工委、市委组织部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建立了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党工委的职能,逐步理顺了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年内,先后召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两次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大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22.着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的美好情感,大力培养教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从事职业的最大幸福。开展“展师表、铸师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102名青年教师参加演讲比赛,36个青年教师集体?204名青年教师参加“真情献社会”教育进社区活动,为53个社区提供教育文化服务,843名青年教师参加“挚爱献学生”结对助学活动,1566名青年教师参加“青春奏华章”素质展示活动;举办“新天地花苑杯”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在庆祝第十九个教师节期间,评比表彰了一批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十佳爱生标兵?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3.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工作实绩为标准,以平时考核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好班子”创建活动,全年共表彰了35个基层班子,占全局?0%;修订下发“基层单位党政领导议事规则”,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集体创造力;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校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五期局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深化校科级干部“五个一”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校科级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和学校中层干部竞聘制,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和轮岗制度,全年局属调整优?2个基层班子,提任21名年轻干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和考察结果反馈制,进行“阳光作业”,增加透明度和公开度;出台“在局属学校中试行校长任期制的意见”,探索解决“能上不能下”的干部使用现状,形成任命制、选聘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干部任用制度,大力营造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24.扎实推进党风、政风建设。召开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深入开展“两个务必”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基层单位领导党纪条规和廉洁从政知识书面测试;向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领导干部发出干部廉洁自律公开信,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利用反腐典型、“以案说教”,抓好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召开机关干部工作研讨会,强化教育行政对基层学校的“指导、服务、评价”三项职能;开展“行政主动服务学校主动发展”大讨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服务态度,改革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真正落实“三多三少”;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做好事实事”竞赛活动,并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各处室考核的重要指标;推行教育便民“九项措施”,做到办事“六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上下联系互动,把解学校发展之忧、帮师生生活、学习之难作为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受到了群众和基层学校的广泛好评

25.积极做好信访、群团、宣传、稳定等其他工作。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加大信访举报的调查处理和案件查处力度;大力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扩大阵地,全面宣传常州教育政策、成绩和做法,让社会了解、理解和支持教育,营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全力抗击“非典”,切实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维护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

二OO三年十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顴/p>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访问统计 | 网站纠错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czwgzx@changzhou.gov.cn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2 苏ICP?5003616叶/a>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