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 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下放农村户回埍a>,常州城市人口猛增,住房急剧紧张。市委、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在浦北地区建造了“三百间”简易房安置下放回城无房户,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罗汉路、红梅路等地陆续出现了回城知青和下放户在人行道、绿化带搭棚住宿的现象 为了解决“住房难”,改善城市面貌1979?月,常州决定在市区西南部,建设一个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新村——花园新村。根据“先规划、后设计,先地下、后地上 “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建设原则,当?0月完成征地,11月开始“三通一平”(指路、水、电通,场地平整)。一期计划居住人?000人,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1.15万平方米,大板住?.68万平方米,硅酸盐砌块住宅5.6万平方米。新村建成后立即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对小区房屋、道路、下水道、垃圾箱、厕所、路灯、绿化等实施统一维修养护和管理,建立了一?0多人新村管理队伍?980??3日举行开工典礼,1981??4日举行竣工典礼 ▲花园新村是全市第一个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小区 花园新村的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经验,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看社会主义到花园新村”。一年内,就有中央领导、全国各地同行及40多个国家、地区的嘉宾到花园新村参观考察?982?月国家城建总局在常州召开了现场会,全?9个省、市、自治区建委、城建局?30个城市建设、房管局等部门负责人及科技人员310 人现场学习 此后,在总结花园新村开发建设的经验基础上,1981?月,常州又开工建设了清潭新村。该项目建设坚持“四先四后”的原则,即先勘察后规划、先备料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先“三 通一平”后开工建设。清潭新村一、二、三村,住宅128幢,建筑面积28.3万平米,1983?月建成。清潭新村开发建设中,积极推广工业化施工技术,一、二、三村共建大板住?9幢,建筑面积5.7万平米,居住人口1900户。除了配建各类服务设施、场所外,还建成江苏省住宅小区内第一个污水处理厂?990年清潭新村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并被列入国家级小区管理试点住宅小区,国内外来宾数千人也先后到清潭新村参观访问?984?986年间,多位中央领导人先后到清潭新村视察 大板结构体系提倡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少用钢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大板房因其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自重轻和承载力强等优点,符合当时我国基本建设重心从生产向生活转型的实际,快速解决了很多返城市民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了住房拥挤状况,1982年市区人均住房面?.75平方米,?978年人均住房面积增?6%。常州大板结构住宅,主要为钟楼区的清潭新村(28幢)、花园新村(9幢)、龙船浜?幢)、白云新村(6幢)、丽华新村(5幢)、广化里?幢),天宁区的北环新村(12幢)、浦北新村(14幢)、斜桥巷?幢),共?2.88万平方米 随着时间的演变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大板建筑“突然消亡”。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抗震性弱、隔音效果差、预制板节点易渗漏、墙面开裂、水泥脱落等“原生问题”,加上市场户型多样化、装饰个性化的需求及现浇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大量进城后人工成本低廉,加速了大板结构体系的消亡 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实行住宅商品化以后,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各地众多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新建住宅小区鳞次栉比,尤其?004年到2007年,常州市商品房建筑面积每年增幅都高?30%以上,房地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这类砖混结构或现浇结构的建筑,在前期施工及后期装修中,存在资源能源浪费、施工污染较大、质量安全参差等问题,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也无法做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 在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趋重的形势下?1世纪初,全国开展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广与运用,重点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资源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可再生循环建筑材料利用等方面提高要求。所谓绿色建筑,主要就是“四节一环保”: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龙洲伊顿小区——“二星”绿建项目▲ 2011年,武进低碳小镇就被列入首批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开创了常州市绿色建筑示范引领的先河;同?月,武进区荣获全国首家“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称号。紧随其后,又有溧阳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园、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东?20创意生态街区被列为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武进区绿色建筑示范区、新北区绿色建筑示范区被列为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县、区)。同时,在住宅建筑中,常州也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如朗诗国际、朗诗绿郡等小区按绿色建筑设计,采用地源热泵空调及生活热水系统,雨水回用、外遮阳等建筑节能技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努力构建“三恒”(恒温、恒湿、恒氧)的高舒适低能耗建筑,被评为“三星”绿建项目;龙洲伊都小区,坚持“安全、安心、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理念,注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材,努力减少二次装修的浪费与污染,被评为“二星”绿建项目。如今,常州市住宅建筑的成品房比例不断上升,预计?020年成品房比例?0%,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将达60% ▲朗诗绿郡小区——“三星”绿建项目▲ 近年来,常州还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预制三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楼梯板、内外墙板),自2016?? 起,全市新立项的政府投资的办公楼、宿舍楼,武进区新建住宅建筑要采用“预制三板”设计建造;?017??日起,全市(含金坛区、溧阳市)所有新 出让土地的住宅建筑都要采用“预 三板”设计建造。截?017年底,常州共落实?2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其中武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区、新城帝?6号房、溧阳夏林村安置小区二期等项目都走在全省前列。根据规划,?025年常州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将达50%以上。建筑现代化下的装配式建筑和过去的大板楼有着质的差别,随着材料的改进、技术的进步,已克服抗震、渗漏、开裂等技术问题;装配式方式和传统现浇方式建造成本的差异逐步缩小,同时通过“五化”(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建设,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效率和缩短工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噪声污染 ?018年初,常州共?个绿色建筑项目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个项目获得江苏省绿色建筑创新奖,12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12个项目获得运营标识,总面积达1000多万平米,其中二星级及以上项?6项,总面积近500万平米。成功打造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下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全国领先的示范项目;集聚了中建材、上海研砼、美国诺森、筑森设计、晨光涂料等产业领域规上或资质企业约400家,总产值约600亿元,基本涵盖了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常州市先后荣获了江苏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等荣誉,得到了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打响了“绿色建筑看常州”的特色品牌,全力为江苏乃至全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有益示范 资料来源:《风采》报/2018?2?8??6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