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29-384),字叔仁,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他的女儿王法慧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他在王法慧被立为皇后前(宁康三年,公元375年)任过晋陵太守、br /> 王蕴先当著作佐郎,后来升为尚书吏部郎,掌握典选官员之权。他“进达有方,性平和,不抑寒素”。每有一个官员出缺,前来求官的总有许多人,王蕴总是耐心听他们诉说,自己无所是非,不作表态。那时会稽王司马昱(即后来的简文帝)辅政,王蕴便接连向他推荐人才,说某人有德,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得官者固然高兴,不得者也没有怨言、br /> 他出外任吴兴太守,很有德政。当时郡内发生严重饥荒,王蕴立即开仓进行赡恤救济,属吏对他说这样做是违反规定的,应该先上报待上级批准后才实施。王蕴说:“现在老百姓嗷然待哺,如果待上报批下来才救济,那早就饿死多人了。专辄之愆,罪在我太守,与你们无关。如果为仁义所累,我没有什么怨恨的”。于是大开粮仓进行赈济,“赖蕴全者十七八焉”。果然,朝廷因王蕴违反规定而罢了他的官。吴兴百姓知道后纷纷诣阙为王蕴喊冤。于是朝廷退了一步,左迁(降任)他为晋陵太守(当时吴兴郡比晋陵郡大。《晋书·地理志》载,毗陵郡统管七县,一万二千户;吴兴郡统管十县,二万四千户)。他“复有惠化,百姓歌之”、br /> 宁康三年,王蕴的女儿王法慧被立为皇后,王蕴升为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封建昌县候。王蕴认为这是因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便固辞不受。朝廷反复敦劝,终不肯拜,于是改授他为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王蕴反复推辞,后在大臣谢安的劝说下才接受任命,镇守京口。不久,调入朝内任尚书左仆射,改任丹阳尹等。王蕴因自己是朝廷姻戚,不欲在内任职,苦求外出,于是又出外任都督浙东五郡、会稽内史、br /> 王蕴素来嗜酒,末年尤甚。他在会稽任职时,醉的日子多,醒的日子少,但是因为他施政和简,依然为百姓所悦。可能是遗传因素吧,他的女儿王法慧皇后竟然也十分嗜酒,弄得孝武帝司马曜不高兴了,便找他的老丈人王蕴,让他来教育皇后。经王蕴做工作,王法慧才稍有改正、br /> 王蕴于太元九年(384)去世,年五十五,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