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今天 9/span>
您的位置9/strong>首页>>常州方志>>方志研究>> 内容
论年鉴创新及其编辑素?/td>
发布日期?009-07-28 来源:市委党史工?nbsp;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字号:〕a href="javascript:fontZoom(16)">?/a>?/a>導/a>〖/td>

论年鉴创新及其编辑素?/span>

〔发表于《中国地方志?004年第12期〔/span>

金明徶/span>

[导言:创新意识与反创新传统]

年鉴创新已成为全国年鉴界的理论共识,在所有关于年鉴的讨论和研究(表现在各类年鉴研讨会和文章)中,年鉴创新呼声已充盈五官、振聋发聩;翻开案头的几百种年鉴,经常看到创新痕迹。之所以称其为创新痕迹,是因为无论创新的广度还是深度,远未达到时代发展要求,与日新月异变革和发展着的当今社会的距离相去甚远。“创新”成为一种点缀、一种模仿、一种时髦、一种口号,而其实践却步履维艰。究其原因,一是客观存在一股反创新传统势力;二是对创新的含义缺乏本质的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三是创新主体(指编纂人?下同)的素质不适应年鉴事业发展要求。由此严重阻碍着年鉴创新事业的前进步伐。本文试图从年鉴反创新传统的剖析入手,通过对创新涵义的阐述和对年鉴创新原则、重点内容和实践方法的研究,进而对年鉴创新的主体——编辑素质谈一点笔者看法,以供年鉴界同仁共讨、/span>

一、年鉴反创新传统的剖枏/span>

所谓年鉴反创新传统,是指在长期的年鉴编纂过程中,由早期的模仿学习、照搬照抄起步,逐步形成一整套一成不变的年鉴编纂思想、观念、方法、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以及既定的利益格局。其特征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尤其是一旦获得某项评比荣誉更是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一遇改革创新的呼声和做法就拼命反对,顽固地坚持年鉴编纂的“过去式”;或者迫于形势口头上也唱些改革创新的高调,行动上却以各种似是而非的理由顽强地倒行逆施;或者搞些表面的“创新”以点缀门面,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改革创新、/span>

反创新传统的先天缺陷是其主体素质的低下;其实质是通过维护旧的机制,达到把住年鉴舞台却无所作为,唯求维护既得利益之目的;其危害是严重阻碍年鉴事业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反创新传统是客观存在的,否则不会有“千鉴一面”和“多年一惯制”的传统格局,也不会有震耳欲聋的创新呼声和蜂涌而来的创新浪潮。年鉴事业如此,其他各项事业也是如此。因此,改造和清除反创新传统,使之变年鉴事业发展的阻力为动力,便是当前年鉴创新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span>

二、年鉴创新的涵义与原刘/span>

时至今日,关于年鉴创新的意义,大约已无需饶舌。但对年鉴创新涵义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原因是许多年鉴工作者并未真正认识创新的本质涵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span>

(一)年鉴创新的涵义

年鉴创新的内涵及基本要求。所谓创新,笔者以为是指冲破长期形成的与新时代、新事物、新情况不符合甚至相冲突的陈旧的惯性框框所束缚,探索并实践与时俱进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使人的主观意志及其产物更接近和体现客观实际,促进事物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span>

创新运用于年鉴编纂,要求年鉴主体牢固树立年鉴工作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高起点、高目标的事业心,牢固树立并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密切关注社会改革动态,把握时代特征,认清发展趋势,破除由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所产生的一切与年鉴编纂相关的陈腐理念、机制和方法,编出与时俱进的年鉴,忠实记录时代发展步伐和社会真相,使年鉴事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span>

由此可见,年鉴创新内涵的实质就是年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是一个看似浅显的理论道理,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实践课题、/span>

年鉴创新的外延及相互关系。所谓创新外延,是指创新内容所囊括的范围。年鉴创新的外延,除了一般认识意义上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功能创新外,更应当包括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在这两组外延集合关系中:首先,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功能创新必须建立在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前者外延集合是后者外延集合的表现与成果,而后者外延集合则是前者外延集合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其次,在后者外延集合中,没有思想创新就没有方法创新;没有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也就没有机制创新、/span>

这就是年鉴创新外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不从理论上认识其基本原理,创新便无从下手;不从思想上树立创新理念,年鉴就不可能推陈出新、/span>

(二)年鉴创新的基本原则

年鉴创新同其他事业创新一样,不是随心所欲的创新,亦非权宜之计的创新。年鉴创新必须根据年鉴事业本身的特性和客观规律,也即年鉴的个性或曰特殊性,才能寻求其创新的正确途径。因此,创新原则的确立尤为重要,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标志。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笔者以为,年鉴创新的基本原则大体有以下几项、/span>

1.准确定位原则。年鉴定位指年鉴的性质确定,它既是年鉴编纂的主旨性问题,又是年鉴创新的方向性问题。过去年鉴界通常把地方综合年鉴称为“政府年度公报”、“官书”等等,欲以此来抬高身价。这种定位一旦形成概念,严重阻碍了年鉴功能和面向的开拓,使年鉴无法实现“三走向”(走向基层、走向市民、走向市场)。正如许家康同志在《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中所说:“年鉴的性质和定义是资料性工具书,是公开发行的普通出版物”。笔者赞成这种定位,因为随着政务改革的推行,政府公报不能公开发行和刊登广告,官书一般也不上市,事实上绝大多数地方综合年鉴也不是通过市场发行的。因此年鉴编纂与创新首先要遵循准确定位原则,这是年鉴创新的通行证和方向盘、/span>

2.地方的年度特色原则。这个原则同年鉴编纂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编纂遵循此原则,可以编出本地本年的年鉴;创新遵循此原则,要求本地今年的年鉴不同于他地同时又区别于本地和他地去年的年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不能照套别人的模式,二是不能照搬自己的经验,三是不能忽视时空两方面同时发生的变化。否则既编不好年鉴,又谈不上创新,“千鉴一面”和“多年一惯制”的局面将不可能打破、/span>

3.与时俱进的原则。这个原则同地方的年度特色原则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的共同点是:随着年度变化而变化,即与时俱“变”,体现的是动态;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前者着眼于“变”,后者注重于“进”,体现的是质量。因此年鉴创新既要以年度变化为基础,更要以提高质量为标志。这才是与时俱进原则的实质所在、/span>

4.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个原则近乎是老生常谈,从理论上看并无多大新意,但在实践中却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一句话就是要我们(编者和读者)去研究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这是年鉴编纂主体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具体说就是向读者和后人负责。年鉴创新遵循此原则,就要求编者一改过去“只报喜不报忧”的片面做法,把年度发生的正反两方面有价值的“客观事物”都反映出来,供读者(尤其是后人)去研究。而不要仅仅给读者提供片面的事物和情况,这样容易误导读者,也就不实事求是了。年鉴创新坚持此原则,目的是使年鉴从其他“官书官文”的桎梏中冲将出来,独树一帜,展示多维,客观反映时代与社会真相,成为名副其实的“鉴”、/span>

5.自我否定的原则。自我否定并非彻底否定,其用于年鉴创新的哲学意义就是扬弃;其实践意义是在原有年鉴的基础上创造高新质量层次的年鉴。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或者一项事业,能经常做到自我否定并非易事,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和一种勇气。实践证明,在包括年鉴事业在内的任何事业上,夜郎自大、自以为是,躺在过去成绩的“功劳簿”上不愿作自我否定,就免谈事业创新与发展、/span>

三、年鉴创新的业务重点与实跴/span>

根据上述年鉴创新外延的分析,年鉴创新的重点落实到具体业务实践,首先要体现为内容创新、功能创新、并辅以形式创新。至于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最终则要落实到编纂人员的素质上,容当后述、/span>

(一)内容创新。内容创新的核心任务是篇目结构的设置。此以《常州年鉴》为个案分析。其一:《常州年鉴》自1991年创刊至今凡14年,篇目结构一直沿袭“部门设类法”,即以行政机构部门为类目设置的基础和依据。这在机构稳定和政府传统管理模式下问题不大,仅仅是多头管理的内容很难纳入某一既定类目,技术处理的办法是将其纳入主要职能部门即可。可是,近几年政府职能转换、机构改革频繁,有些行业如工业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等已无法找到具体的主管部门,而且此几类经济又在不断互相渗透或转换,这样就带来了极大的组稿难度。勉强为之,所组稿件根本不能反映行业全貌,如果继续执行部门设类法将无法完成组稿;其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行业门类概念在互相转换,有的弱化、有的强化、有的新生。如工业局全面撤消、环境保护地位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关系日益紧密、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信息产业和开发区建设成为新生事物、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等等。如果再延续十几年前的篇目结构分类法,显然无法反映时代新貌;其三,篇目结构采取“平行设置法”,即将所有类目不分主题性质、内容专业和功能强弱,不设序号一竿子排列到底。如此设置的弊端是将不同性质、专业和功能的类目混在一起,无法显示类目所属的主题范畴,且不利于读者查找检索。这种平行设置法的理论根据是囿于“年鉴一般不采用篇章体”,而是“分三个层次,即类目、分目、条目”的旧体例所致、/span>

根据上述矛盾,《常州年鉴》从2001年版起对既定篇目结构实行逐步调整,至2003年版重点在下列内容上做了改进?)将常州概况类目中经济与社会事业分列分目,以合理分类、平衡分目容量并便于读者检索;2)将原开发区建设分目提升为类目,充实内容并全面反映全市三级开发区建设情况?)在军事类目中首次新增驻常部队分目,以求完善其内容;4)将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合为一个类目,以集中反映城建城管面貌与关系?)将环境保护从过去的合类中抽出单设类目,新设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环境建设、环境监测等分目,并将原环境卫生纳入环境管理分目,使此类目与本市环保事业发展相适应?)将原常州概况中的信息化建设分目提升为类目,并将原交通邮电类目中的电信内容移入,且增设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发展等分目,使此类目内容趋于完善并全面反映全市信息事业发展状况;7)纠正了原农业类目与农林业分目关系上的逻辑错误,并将农业分为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等分目分别反映,体现分类的科学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性;8)将工业类目综述中的各个国资公司抽出,新设工业国资公司分目集中反映,以体现工业局撤销后的管理现状?)将国内贸易类目改为商贸服务业,扩大其外延,逐步向第三产业过渡;10)将非公有制经济扩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尽可能体现当前经济性质发展的走向与趋势?1)将实际囊括保险在内的金融类目扩展为金融保险类目,以体现其不同功能;12)撤销原财政税务审计类目,将其归并于经济管理类目,以体现综合经济管理的广义性和完整性;13)将科学类目扩展为科学技术类目,以同其内容相一致;将社会科学分目提升为类目,以提高其地位和影响?4)在教育类目中新设市级教育管理分目,并新增教育装备、教育督导子目,以反映本市教育事业在全省领先发展状况?5)将原城市管理中的爱国卫生分目移入卫生类目;16)在体育类目中新设体育设施建设分目,以反映新体育中心建设?7)将社会生活类目中的计划生育分目扩展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体现其逻辑关系和相关法律精神;18)将辖市、区概况类目中的街道、乡镇概况改为表格式并单列分目集中反映,即节约大量重复文字又便于读者检索对比……、/span>

上述篇目内容的调整,是在召开了四个层次读者座谈会、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冲破重重思想认识阻力、七易其稿的情况下,方对沿用十几年的老框架有所突破,使篇目结构尽可能地与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相吻合。但是,由于编纂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认识理念参差不齐,《常州年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择其要供同行探讨?)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两年至今未及时反映,造成三大文明内容确失?)党政社团类目篇幅庞大、组织机构与负责人名单太多、市四套班子会议条目比重太大?)省以上领导职务冠名和民主党派全称与简称不统一?)开发区建设、商贸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等类目内容单薄,不能反映各类事业实况;5)驻常部队虽新设分目,但仅收入一支部队,内容不全?)多家大厂因传统纳入机械冶金行业,使部属企业分目内容缺失?)卫生类目重点反映医疗事业,理应改为医疗卫生?)农业类目中水利分目多为城市防洪建设,且不按已调整颁布的《篇目结构》组稿,类似情况还有文化类目?)金融保险类目标题外延仍显狭小,应将投资主题纳入?0)建材塑料工业分目内容基本以塑料为主,但名称倒置?1)科技成果分目中只有一家科研所三个条目,根本不能反映全市科研成果;12)城市建设类目中仍有村镇建设分目,应将类目名称改为城乡建设;13)文学分目中均反映某书出版,而新闻出版类目却只反映期刊不反映书籍出版,且书目文摘题录类目中又有出版书目,三个类目内容分类逻辑混乱?4)人物类目中将某一获奖作者、某一行业单项先进人物收入,而其他同类未收入,缺乏统一标准,显得随心所欲;15)街道乡镇概况改为表格式后,虽节约了文字,但仅剩数据,未反映各家特色?6)条目标题中有些非国际通用英文缩写(如《FTC5月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中的FTC),除本行业专业人员外读者不知所云;17)条目标题中仍有不少虚拟词汇,如“成绩显著”、“成效突出”、“成绩优异”等等;18)代词使用不统一、简称不规范,如“本人”、“他本人”,“本市”、“全市”、“常州市”等随意使用;支援新疆误简为“援疆”(新疆的法定简称应为“新”而非“疆”,故正确简称应为“援新”)?9)同一类目中的同类条目互相穿插,缺乏逻辑归类,层次较乱;20)仍有重复内容,如全国政协副主席视察一事,政协和团市委两个部门都写,未能合并。等等、/span>

以上问题大体可分为常识、内容结构和编纂规范三大类;产生于撰稿、编辑、审稿三环节;根源于逻辑、观念、原则三因素、/span>

关于克服纠正类目“平行设置法”的弊端,笔者以为,只要借用“篇章节目”体例(有些地方年鉴已经采用),将内容结构的“三层次”改为“四层次”,即借用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方法,将所有类目按性质分成若干大篇,如“综述篇“、“政治篇”、“经济篇”、“建设与管理篇”、“社会事业篇”、“综合资料篇”等,然后将有关类目分入各篇,同时将所有类目编上序号,就可达到科学分类、合理结构、分明层次、便于检索之目的、/span>

(二)形式创新。形式创新相对于内容创新较为简单,主要体现为封面装帧和版式设计的创新。但这看似简单的创新要付诸实现也绝非易事,它同样受到主体素质及其所派生的机制包括理念、意识和能力等因素制约。综观如许年鉴,形式创新属上层者为少数,大多数年鉴形式仍处于“一般化”阶段(笔者称之为“美学幼稚阶段”),《常州年鉴》也不例外——仅仅是 ?2、?3版刚刚有向现代装帧设计起步的迹象,离真正的现代美学标准甚远。此为一重要专业主题,本文受篇幅限制,容当日后专文讨论之、/span>

四、年鉴创新主体——编辑素?/span>

年鉴创新之难,盖因编辑(泛指参与编纂的各级人员)素质所累,此前文已指其然。这里重点讨论其所以然,即合格的编辑素质须具备哪些条件与要素。容遵国情,按政治素质、专业和知识面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四方?2条述之、/span>

(一)政治素质。编辑人员并非具有了传统的政治条件(如党员、干部、级别之类)就能胜任年鉴的编辑创新工作;有时候这些“身份光环”与其内在品质不符,就恰恰成为阻碍创新的阻力和“包袱”。因此有必要对政治素质加以深化:

1.高度的政治觉悟。指在传统政治要求表述的基础上,年鉴编辑人员应当高度关注世界政治发展潮流和趋势,关注社会改革和发展动态,善于将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同政治文明建设联系起来考察,培养高度的政治文明觉悟,同时具备是非分明、好坏分清、表里如一、顾全大局等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年鉴编纂的主旨性、方向性问题,从而树立高层次的事业目标和改革创新事业的胸怀、/span>

2.坚定的群众路线、观念和立场。年鉴的“官书”性质既当否定,根据其忠实记载史实的资料工具书和普通出版物之性质,则其办刊宗旨就同所有工具书和出版物一样,是“为人民服务”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年鉴编纂人员解决一个“为谁而编年鉴”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充要条件就是具备坚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念和群众立场。这个问题解决了,年鉴束之高阁、走不向市场和民众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span>

3.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年鉴编纂工作枯燥无味,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年鉴创新又十分不易,要克服许多困难和阻力。这就要求编纂人员树立强烈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把编辑工作当作事业和历史任务来干,才能真正做到“民众需啥就干啥,干啥就要干好啥”;而“干好啥”就要不断割除“故步自封”的顽疾,增强创新的愿望和动力。否则干啥都将一事无成和毫无建树、/span>

(二)专业和知识面素质。专业素质是由年鉴编纂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它包括编辑知识、文化程度、文字功底、业务经验等方面,体现编纂人员的知识深度;知识面素质指编纂人员所熟悉和了解的知识范围,体现其知识广度、/span>

4.扎实的编辑理论功底。倘无编辑专业也须具备3年以上编辑实践经验,并能熟练系统地掌握编辑出版、设计制作、印刷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和了解各项编辑出版政策、规范和流程,掌握现代编辑出版规律、/span>

5.大学的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加上至少相当于本科的中文程度,还要能借助词典做好至少一种外语翻译或校对。这是当代编辑不可或缺的文化程度。之所以强调“程度”而非纯“文凭”,是因为实际达到的程度比文凭更重要、/span>

6.丰富的文字工作经验。至少有5年以上专职文字工作经历,撰写过各种体裁的有效文章不少于百万字,熟悉并能熟练地辨析、处理各类文体和各种质量状况的稿件,并严格按规范修改、调整、编纂、/span>

7.广阔的知识面素质。一个编辑,尤其是年鉴编辑,要接触和处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文稿,这就不但需要百科知识,还要知晓百业情况。因此必须对政治、经济、行政、司法、科技、教育、历史、文化、美学、艺术、体育、卫生、城建、环保,或工、农、商、学、兵,或自然、社会和技术各类科学等一切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情况,都要有所了解或掌握,即俗话所说的“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当然不可能是所有行业的专才,但必须是略知百科的通才、/span>

(三)能力素质。此为编辑的最重要素质,不论是普通编辑,还是主编、副主编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笔者根据几十年的编辑实践,试将编辑实务能力归纳为如下几条:

8.业务技能。能刻苦钻研、全面掌握和胜任各类书刊从选题、策划、立目到组稿、撰写、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再到印刷、出版、发行等全过程的操作业务并做到高质量、高效率、/span>

9.管理技能。编辑业务流程尽管有不同分工,但实际上是一整套有机的管理过程。一个合格的年鉴编辑应当熟悉和掌握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为内容的现代管理技能,熟悉和掌握各类现代化管理方法,并运用于编辑实践,才能从被动“编编辑辑、剪剪贴贴”的“必然王国”走向主动“改革创新、务求一流”的“自由王国”、/span>

10.研究技能。这是区别编辑素质高下、体现编辑学术水准的重要标志。它包括采访能力、调查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能够与时俱进地抓住前沿理论动态,结合业务实际,将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纳入最新重大课题,并用较强的文字能力撰写和发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创新观点的理论文章,为年鉴事业的创新发展作理论探索和开道、/span>

11.创新技能。此对于编辑创新而言,有三层要求:一是能对“最坏的”稿件施行“手术革新”,使不合格稿件“获得新生”,叫做“部件创新”;二是能全面规划、计划、策划各种新业务方案并采取具体措施有条不紊地贯彻实施,叫做“产品创新”;三是能将理论创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付诸实践,开拓新的项目,实现“事业创新”、/span>

(四?2.身心素质。此包括生理和心理素质。此为做任何工作的前提素质,对编辑而言尤为重要。因编辑工作系脑力劳动,工作时间长、待遇相对差、学习压力大,长期伏案易患职业病,因此对生理和心理健康要求皆极高。倘求事业创新,更需思维活跃、爱好广泛、体格强健,再加人品端正、道德高尚、心胸宽广、追求高雅,方能永葆事业创新的青春活力和动力、br />
综上所述,年鉴创新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编纂人员,当从“工作单调、能力单一、视野狭小、心胸狭窄”的传统状态中跳出,自觉摒弃反创新传统的顽疾,强化光荣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年鉴工作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遵循创新的原则和客观规律,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创新,从而在编纂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年鉴最终走向新时代市场打下扎实的主体基础、/span>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处长,高级经济帇/span>

?nbsp; 址:常州市局前街180号市政府大院8号楼317?nbsp;

?nbsp; 编:213003

联系电话?519?635077?3063936590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月br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6楻br /> 邮编?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话:0519-85680985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2041102000483叶/a>苏ICP?5003616叶/a>